拗柴(腳踝扭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視乎拗柴程度,傷勢可以涉及肌肉、韌帶甚至是骨頭,嚴重拗柴甚至可致骨裂症状。Blue資訊團隊以下與你一起了解拗柴的不同程度,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拗柴後消腫等處理。
拗柴成因及較高風險人士
可能大家會覺得常運動的人士較大機會扭傷拗柴,雖然激烈運動時固然容易因碰撞而扭傷,但其實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拗柴的風險亦不小。缺乏運動的人由於足部肌肉一般較弱,一旦腳踝關節不慎被過度伸展、向內或向外過度彎曲,韌帶就會因承受過大壓力而導致纖維斷裂,造成扭傷,亦即是「拗柴」。另外,常穿高踭鞋的人士亦因長時間在拉扯腳踝附近韌帶的狀態下行走,亦有較高機會意外拗柴。
拗柴程度分別
根據受傷的情況,拗柴的程度可以分為輕微、中度及嚴重:
- 輕微拗柴:輕微的肌肉或韌帶拉傷,可能會有疼痛和輕微腫脹,但不太影響關節活動,傷者仍可以緩慢地走路。
- 中度拗柴:韌帶部分撕裂,會伴隨較明顯的疼痛和腫脹,傷者的關節活動可能受限,走路時會感覺到激烈疼痛。
- 嚴重拗柴:傷者因拗柴而韌帶完全撕裂,甚至出現骨裂症状,並伴隨劇烈疼痛和明顯腫脹的症狀,傷者無法走路,這種情況必需立即尋求治療。

拗柴後處理方法
輕微至中度的拗柴後處理上要記得「PRICE」這句口訣——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
- 保護:妥善保護好受傷部位,例如穿戴康復腳套,以防再次扭傷。
- 休息:避免再對受傷部位施加壓力,受傷初期時尤其需要注意用力。
- 冰敷:在受傷後的 24 至 48 小時內,應該重複使用冰袋等冰敷受傷的部位,每次冰敷 10 至 20 分鐘,有助於減少腫脹和疼痛。
- 加壓:使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區域以減少腫脹。留意要避免包紮得過緊,以免阻礙血液循環。
- 抬高:盡量將受傷部位抬至高於心臟的水平,從而降低受傷部分的血壓,以減輕疼痛及腫脹。
除了「PRICE」法則外,亦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幫助為拗柴消腫:
- 溫敷:在受傷初期(首 48 小時)經冰敷後,改為使用溫水袋溫敷受傷部位,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復原。
- 輕力按摩:在腫脹開始紓緩後,可以用輕柔的按摩,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
拗柴骨裂症状
嚴重拗柴可能導致骨裂。拗柴後若出現以下骨裂症状,應立即到急症室求醫:
- 拗柴時聽到或感覺到「咔嚓」聲
- 感受到強烈的疼痛(尤其是受壓時)
- 足部出現明顯變形
- 扭傷部位劇烈腫脹、出現瘀青或有強烈的繃緊感
延伸閱讀:半月板撕裂有哪些症狀及後遺症?認識半月板撕裂的成因及治療方法
拗柴的診斷
對於輕微到中度的拗柴,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在家中自行作消腫等拗柴後處理。然而,如果症状持續或加劇,甚至懷疑骨裂,就應立即前往骨科專科診所或醫院,以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診斷拗柴可分初步與深入檢查兩種:
- 初步檢查: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會檢查患者的腳踝、足部和小腿,包括觸摸受傷位置以檢查傷者腫脹、不適及疼痛的準確部位,亦會移動足部以檢視傷者的關節活動能力。
- 深入檢查:對於嚴重拗柴,則可能需要進行 X 光、磁力共振掃描(MRI)、電腦斷層(CT)掃描或超聲波檢查,以評估韌帶損傷程度及有否因拗柴而致的骨折、骨裂症状。

拗柴的治療
拗柴治療的目的在於減輕疼痛、腫脹,促進復康,並恢復足部活動功能,而採取的方法主要取決於拗柴程度。在上述的「PRICE」處理以外,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會為傷者作以下的治療:
- 藥物治療:如有需要,醫生會處方包括非類固醇止痛藥(NSAID)等藥物為受傷部位止痛、消炎。
- 器材輔助復康: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會用拐杖、彈性繃帶、運動膠布或腳踝支架以保護及固定傷處,嚴重的情況會用石膏或步行靴固定腳踝。
- 物理治療:包括超聲波治療以及循序漸進地訓練足部肌肉,以增強新的靭帶纖維力量。
- 手術治療:對於嚴重的情況,或傷後長時間接受物理及復康治療卻無效,則可能是軟骨受傷等其他狀況,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意外保險比較】認清保障範圍:跌打針灸、物理治療包唔包?
怕萬一有意外?保險為你提供多一份保障
不論是否有運動習慣,都有機會拗柴。受傷後應該首先判斷傷勢,並注意有否因拗柴出現骨裂症状,再作消腫等拗柴處理。萬一出意外但不確認拗柴程度及傷後處理方法,最穩妥的做法是到急症室求診,此時 Blue 的「意外急症現金保」及「門診保」兩款產品就幫到你:
| WeCare 意外急症現金保 | WeMedi 門診保 | |
| 產品特點 | – 涵蓋公立及私立醫院急症室 – 出生後 15 天至 65 歲皆可投保 – 提供高達每次HK$800一筆過現金賠償,無需實報實銷 | – 全年無限次以優惠價享用8大門診服務* – 全港超過800間指定診所低至3折任你睇 – 涵蓋普通科門診(連3天基本藥物)、專科門診(連4天基本藥物)、物理治療以至牙科服務等門診服務 – 可為配偶、子女及父母投保 |
| 了解更多 | 了解更多 |
*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於每日可應診1次。折扣優惠會因應個別網絡醫生及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而有不同。 以上產品受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參考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 急救5步曲 處理拗柴有法
領康醫療 – 【拗柴】拗柴的成因、紓緩和預防方法
唐大暉脊醫,周子建脊醫 – 足踝扭傷 (拗柴) 受傷成因、處理及治療方法
Together Physio – 拗柴的症狀、治療方法、消腫方法及康復時間
免責聲明﹕ 產品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上述產品及資訊由Blue Insurance Limited(「Blue」)提供。 上述產品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