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疾保險 vs 醫療保險】 兩種計劃功能及賠款模式大不同! 認清助你精明投保

刊登日期 :
2021年03月17日
更新日期 :
2025年09月22日

這篇文章有多有用?

按一下星星來評分!

Average rating 0 / 5. Vote count: 0

目前沒有投票!成為第一個為這篇文章評分的人。

分享

想買份保險,在自己患病時醫療開支得到保障,卻在選擇危疾保險與醫療保險之間煩腦? Blue資訊團隊在本文跟你探討危疾保險與醫療保險的分別,在購買前認清兩種計劃的保障範圍及理賠方式,助你精明投保!

危疾保險vs醫保保險: 賠款方式與概念

市場上的危疾保險計劃主要針對三種嚴重疾病分別為癌症、心臟病及中風,受保人一旦患上受保範圍內的疾病,就可以獲得一筆過保額賠款即使賠償金額多於你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不會理會受保人如何使用該筆金額。當然,該筆賠款亦不保證足以涵蓋你的醫療費用,視乎計劃的保額大小

一般醫療保險則會以「實報實銷」方式賠償,保障範圍較廣,如受保人患上計劃內涵蓋的疾病,保險公司就會因應受保人在門診、治療或住院的花費作出賠償,抵銷醫療開支。因此即使你的保額多於已花費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也只會賠償合資格的醫療費用。

危疾保險vs醫保保險: 計劃功能大不同

有了以上的兩種計劃的賠款概念,我們就更容易明白兩種計劃在功能上的大不同。
危疾保險理賠是賠償一筆過現金,可以解決受保人在患上保單涵蓋的嚴重疾病時,有現金應付治療及住院之餘,更重要是保障病患期間,家人及自己的必要開支。例如在中風後治療期間,受保人無法正常工作,以致家庭收入下降,危疾保險除了保障醫療開支以外,也能保障受保人家人的生活支出。
醫療保險理賠方式是「實報實銷」,換言之計劃目的只是保障受保人的醫療開支,確保有錢醫病,保障較為單純。

危疾保險vs醫保保險: 小心誤入陷阱

正如上文提及,危疾保險主要保障癌症、心臟病及中風,可以賠償一筆過現金,通常支付保額過後,保單就會自動終止。市場上較新穎的危疾保險計劃會加入附加的「復發保障」,即是如果受保人在第一次患病後再次復發,保險公司亦會賠償一定金額。要留意「復發保障」同樣設有等候期,一般為1-3年,因此購買前需要看清楚有關條款。

醫療保險涵蓋的疾病種類雖然較多,不過要留意清楚保單細節,多數計劃條款都會列明不同的疾病或醫療項目有不同賠款上限,市面上有些產品會強調計劃的「最高賠款額」,投保前我們需要注意個別疾病會因應其他條件未必可以賠足,因此「最高賠款額」並不等如最後的實際賠款額。

危疾保險vs醫療保險二揀一?

由於危疾保險醫療保險保障及賠款模式不同,兩者不能互相取締。很多人在購買醫保同時亦持有危疾保單,希望醫療費用得到保障,亦在患病時,自己及家人的日常開支得到應急支柱。

危疾保險醫療保險
保障範圍主要保障癌症、心臟病及中風普通疾病(門診、治療、住院的部分或全部費用)
賠償模式一筆過支付部份或全部保額實報實銷
保費每年固定保費保費隨年齡增加
靈活性賠償保額可供受保人自由運用保障疾病較多

Blue的危疾保障計劃

Blue的危疾保障計劃專門針對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三大主要危疾,保障額高達港幣250萬元,為應付不幸患癌而衍生的龐大醫療開支提供財政支援#。我們亦有提供只針對癌症的保障計劃,包括原位癌保障全面癌症保,如不幸確診癌症,計劃會提供一筆過賠償,以應付醫療及其他緊急開支#。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產品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以上資料由 Blue保險達人 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上產品及優惠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文件及網頁。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閣下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分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