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核保(underwriting)意思及流程是什麼?免核保或存隱憂

刊登日期 :
2024年06月24日
更新日期 :
2025年09月19日

這篇文章有多有用?

按一下星星來評分!

Average rating 0 / 5. Vote count: 0

目前沒有投票!成為第一個為這篇文章評分的人。

分享

保險計劃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總離不開人壽、儲蓄、醫療、危疾及意外。然而,在成功投保前,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人進行保險公司的核保(underwriting)流程,以保障保險公司及受保人的利益。到底核保是什麼意思?免核保的保險計劃又存有什麼隱憂?接下來Blue資訊團隊與你一探究竟。

核保(underwriting)意思是什麼?核保有哪些流程?

保險的用途主要保障投保人未知的身體異常狀況,為投保人的醫療開支、因病未能工作而損失的收入以至因不幸逝世而令家庭失去收入經濟支柱等情況,提供應份的賠償。

保險公司為保障公司及其他投保人的利益,在接受投保人的保單申請前,會要求投保人提交個人健康資料,以茲證明身體健康狀況。除了一般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及職業種類外,投保人必須如實向保險公司提交過往的醫療紀錄及生活習慣,例如有否陋習(如吸煙、飲酒等)、慢性病、先天性身體問題等,保險公司會依據上述的資料評估是否接受申請,或是根據投保人的健康狀況按比例調整投保費用(亦即俗稱「加 Loading」)。以上一系列的流程即稱為核保(underwriting)。

根據核保程序,投保人必須如實向保險公司披露個人身體健康狀況,否則日後投保人身體出現狀況而又被保險公司發現屬投保前已有的疾病,保險公司很大機會拒絕理賠。故此,擔心漏報身體狀況的投保人,大多會考慮投保免underwriting保險產品。

延伸閱讀:【人壽保額買幾大?】一文了解身故風險保障缺口+計算合適人壽保額

醫療保險產品以免核保為賣點,但這會否以風險池為代價?

保險市場裡有一種毋需underwriting核保流程的「免核保」保險產品,即無需驗身或申報健康狀況等核保流程,只需繳費即可成功投保。乍聽之下,免核保醫療保險產品可省卻審查程序看似方便,但當中存有不少風險及隱憂,其中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保險產品的風險池(risk pool)有機會出現超出負荷。雖然至今業界中似乎並未出現免核保產品無法按條款作理賠,但風險池負擔過重,恐會造成無法理賠的後果,以下由兩個例子說明:

例子1: 疫情初期恒生銀行曾推出推廣,凡成功投保任何恒生銀行保險產品的人士隨即附送「新冠肺炎確診附加保障」(俗稱「恒生18萬保障」)。該保障之保單條款列明,當投保人於疫情期間確診並得到醫生證明,即可獲得一筆HK$180,000的賠償金。雖然在經過一輪爭議後部分投保人成功索取賠償,但事實上,恒生銀行期後亦修訂保障條款,宣布於2022年2月11日至3月31日投保之保單的賠償額,由原本的HK$180,000改為已繳總保費的25%,最低賠償額HK$2,800元,最高HK$20萬元。乍看之下理賠額雖有提升,但保險公司會以較低一方的款項作賠償(即已繳保費的25%),若以最低賠償額HK$2,800元計算,遠低於原來的HK$180,000。背後理由就是因為該保障之的風險池已超出保單的承受範圍,以致受保人的受理賠償金額大幅下調。

例子2: 台灣亦發生過類似情況,某台灣保險公司於新冠肺炎期間推出防疫保險產品,創下亮眼的業績,及後亦引來其他台灣保險公司紛紛仿效。以台灣富邦產險推出的「疫起守護2.0」為例,投保人只需繳付大概千五台幣,一旦確診便可索償3萬台幣,每日住院可獲賠償3千台幣。有媒體披露該保險產品累積200萬張。假設以感染率20%計算,估算總賠償額高達240億元台幣,相等於富邦產資本的8倍。最後富邦產險陸續通知向個別投保人發出拒絕承保,而已承保的客戶則不受影響。

上述新冠肺炎期間推出的防疫計劃省卻了核保程序,其概念與免核保保險產品相近,任何身體狀況的投保人都能夠成功投保,理賠時亦不會排除已知既有疾病,因此此類產品的風險池很有可能會因頻密索償而枯竭。而由於保險業界一向運用風險池機制計算,以維持保單收益及支出的平衡,一旦該保單的風險池超出負荷,保險公司便會把索償款項的壓力轉嫁於投保人身上。簡單而言,投保人可能在未得到任何保障的情況下,就被上調保費,以致財政壓力增加。

簡單核保的好處:流程簡單、快捷,同時能夠保障風險池

隨著網絡興盛,保險公司推出了可於網上投保的醫療保險,其本質與傳統保險的目的相同,旨在為投保人提供充足的保障。為保障投保人及受保人的利益,投保虛擬保險同樣需要進行核保程序,但相較傳統保險的核保流程而言,投保人毋需經過繁複的健康身體檢查,只需於網上提供性別、年齡、職業、健康狀況(已知既存疾病)、生活習慣等個人資訊,即可快捷完成核保程序。另外,虛擬保險除了提供方便、快捷的核保程序,同時亦能幫助投保人免卻與保險經紀、代理對談時的尷尬感。同時,虛擬保險的簡易核保機制亦可防止保險被濫用,避免保費大幅上升的情況發生。

投保Blue保險 簡易核保程序輕鬆通過

保險核保(underwriting)的意思為評估投保風險,以保障保險公司及其他投保人的利益,而免核保流程的保險計劃存在多種隱憂,即使能成功投保,亦有不少往例顯示賠償條款可能隨時修訂。Blue的危疾保障及定期人壽保均採用簡單核保審核,處理過程快速,投保人可依據個人需求調整投保方案,最快幾分鐘即可提供初步報價,輕易為你的健康及未來規劃做足準備。

WeCare 危疾保障計劃 1WeCare 靈活定期人壽保障計劃 TF1WeCare 定期人壽保障計劃 TL3
– 涵蓋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3大主要危疾 – HK$10萬至HK$250萬保障額任你揀 – 為子女提供免費危疾保障– 可靈活更改保單年期及保障額,絕不收取手續費 – 調整計劃,適用情況下可獲退還多付保費 – 最快5分鐘即完成投保– 無需健康證明,保費保證全港最低* – 保費保證於同一繳付期內維持不變,更保證自動續保直至96歲 – 最快5分鐘即完成投保
了解更多了解更多了解更多

以上計劃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聯絡 Blue 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電郵([email protected])或直接WhatsApp+852 9559 5665 查詢。


參考資料:

HK01 – 恒生保險新冠病毒保障 網傳已有客戶確診並獲賠18萬元|溫多娜

報導者 –【防疫與保險之亂】寧損商譽也要拚不核保,台灣保險公司爆誠信危機

免責聲明﹕ 產品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上述產品及資訊由Blue Insurance Limited(「Blue」)提供。 上述產品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應被視作為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 產品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以上資料由 Blue保險達人 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上產品及優惠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文件及網頁。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閣下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分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