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大全】祛濕茶別亂喝!春天祛濕湯水推介 註冊中醫醒你健脾祛濕貼士

刊登日期 :
2025年02月12日
更新日期 :
2025年10月01日
目錄
林之蘭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林之蘭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林之蘭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榮譽)理學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中醫學深造證書(臨床婦科學)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中醫兒科臨床診療證書
香港大學 精神醫學碩士生

這篇文章有多有用?

按一下星星來評分!

Average rating 0 / 5. Vote count: 0

目前沒有投票!成為第一個為這篇文章評分的人。

分享

祛濕即是去除身體過多的濕氣。每逢春夏潮濕季節,許多人身體都會覺得份外疲倦、胸悶、浮腫、甚至連食欲和腸胃都變差。坊間的祛濕茶、祛濕湯水食譜是否每種體質都適合?Blue資訊團隊再度請來註冊中醫林之蘭醫師解說濕氣重症狀與原因、服用祛濕茶的注意事項、推介春天祛濕湯水,並為你提供健脾祛濕貼士。

濕氣重症狀與原因    

濕氣重外因

飲食:肥甘厚味,即是重口味、生冷、油膩等,飲食不節 天氣:春夏—濕熱、冬春—寒濕

下筆之時正是春分(2022年3月20日),各地氣温回升,氣候上明顯踏入春季。受天氣變化而見乍暖還寒,或出現綿綿陰雨和倒春寒的天氣。清明時節雨紛紛,四月將至,濕度明顯更高。中醫學裡濕邪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點。

濕氣重內因

1. 虛證:脾/氣虛

  • 氣短懶言聲低,神疲乏力,欲寐多睡
  • 臉色蒼白無光澤,體型虛胖、浮腫,容易流汗
  • 消化力低、不欲吃,容易便溏腹瀉,舌體胖大有齒痕

2.  實證:痰濕

  • 肥胖、易胖體質,大便溏不成型,舌苔厚膩
  • 頭重,胸口翳悶,或見下肢水腫

2.1  寒濕

  • 舌色淡紅,苔白
  • 怕冷,手足冰冷,女性白帶量多色白
  • 大便稀溏

2.2 濕熱

  • 舌偏紅,苔黃
  • 面油多並見暗瘡、或有濕疹,體臭,女性白帶色黃
  • 大便臭髒、肛門灼熱

中醫理論中,生理上脾主運化, 能把水穀精微化生為後天之本,通俗來說就是將食物轉換為營養以供身體使用。脾性喜燥而惡濕,春天濕盛最容易傷及脾陽。當脾陽不振而運化無權時,水濕內生而停聚於內。這就是大家常掛在口邊的「濕啊!」往往在內外因影響下,不一定單純出現虛證或實證。譬如「本虛標實」:脾虛生濕,濕停滯於內,凝滯成痰、或濕鬱化熱。兩者相互並見,此為虛實夾雜,不能一概而論。

祛濕茶是否人人都適合?

不少人出現以上濕氣重症狀後,便會自行到涼茶鋪買祛濕茶,又或是直接購買即沖祛濕茶包,到底這類祛濕茶是否適合所有體質?

香港涼茶舖常見的涼茶,譬如廿四味、五花茶、夏枯草等,都有清熱解毒祛濕的功效。但這些涼茶並不是單純泡茶,而都是草藥熬成的湯劑。當胡亂或過度飲用時,其實與擅自誤用藥物無異。很多時候涼茶舖的祛濕茶、涼茶並無統一藥方。由廿四味一名已可知,其集多種清熱藥物而成,不同店家藥方未必一致。而大部分涼茶善於清熱解毒、清肝/胃之火,並不是單純除濕。

至於市場上大部分的祛濕茶,主要成分為淡滲利濕的中藥,例如茯苓、薏米、粟米鬚、赤小豆等,再加上補氣或清熱等藥物以作分類,迎合及售賣給不同需要的客人。

過服寒涼容易傷及脾陽,大部分涼茶、祛濕茶均不宜過量或長期服用。總體來說,如果體質素來偏弱,脾氣虛/脾陽不足的病人,過度飲用涼茶或祛濕利水的藥物時容易出現腹瀉、頭暈。此外,孕婦忌用過寒滑利之物;而老人家、小孩、長期病患及蠶豆症患者,使用前宜先諮詢註冊中醫。

祛濕湯水推介

實證: 【雙陳清熱飲】濕熱內盛:綿茵陳10g、陳皮10g、薏苡仁20g 【醒脾化濕茶】寒濕鬱滯:乾薑3片、白豆蔻6g、陳皮10g

虛證: 【和胃健脾湯】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生薑5片、陳皮10g、紫蘇葉10g、茯苓15g、薏苡仁20g 【解困除濕湯】神疲乏力、身體困重:生薑5片、藿香10g、荷葉10g、蘇梗10g、白扁豆15g、太子參15g

其他祛濕貼士

所謂「四季脾旺不受邪」,除了以上服用祛濕茶的注意事項及祛濕湯水推介以外,還有以下健脾祛濕貼士:

  • 保持室內通風乾爽、採光足夠    
  • 飲食上避免生冷寒涼、重口味、肥而黏膩之物(特別是糯米、芋頭、奶類製品)
  • 避免過勞過逸,適量運動,充足休息

Blue門診醫療保險全年無限次以優惠價錢睇網絡醫生*

身體不適,中醫治療會是不少人的選擇, Blue推出的門診醫療計劃──WeMedi門診保,憑電子醫療卡全年無限次以診症優惠費使用8大指定網絡門診醫療服務,包括:中醫、普通科(連3天基本藥物)、專科(4天基本藥物)、物理治療、跌打、針灸治療、脊醫及牙科服務*。大人細路劃一保費,由出生後15天至80歲都受保,幫你減輕家庭醫療開支。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於每日可應診1次。折扣優惠會因應個別網絡醫生及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而有不同。 以上產品及優惠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產品之保障權益及條款、不保事項及主要風險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以上資料由 林之蘭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上產品及優惠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文件及網頁。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閣下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林之蘭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林之蘭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林之蘭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榮譽)理學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中醫學深造證書(臨床婦科學)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中醫兒科臨床診療證書
香港大學 精神醫學碩士生

分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