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牙會令牙齒變得敏感嗎?漂牙透過漂白劑深入牙齒表面,分解色素分子的原理來達到美白效果。然而,過程可能引發一些副作用,如牙齒敏感等不適。為了讓你對漂牙有更清楚的了解,Blue健康達人團隊將會詳細說明漂牙方法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並說明漂牙的收費範圍,幫助你全面評估漂牙治療及價錢,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你適合漂牙嗎?
隨著年齡增長及日常習慣的影響,牙齒可能漸漸變得泛黃或暗沉。如果你希望在社交場合展現更美觀的笑容,漂牙或許是個理想選擇。不過,漂牙並不適合所有人,漂牙的效果也會因個人體質及選擇的治療方式產生差異。你可以根據以下項目來評估現在的牙齒狀況與期望效果,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漂牙:
1. 牙齒健康狀況
如果你有牙齦炎、牙齦萎縮、或已存在的牙齒敏感問題,漂牙時要注意漂白劑可能過於刺激,導致牙齦炎及牙齒敏感問題惡化;假如牙齒有蛀洞或裂縫,漂白劑亦可能刺激到牙神經,引發疼痛。因此,在進行漂牙前,應先由牙醫檢查牙齒健康狀況。
2. 牙齒變色原因
牙齒變色原因主要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如果是飲食或生活習慣引起的表面染色,漂牙可以有效分解這些色素。但若因藥物或牙齒發育異常造成的變色,漂牙效果可能有限,需要考慮其他牙齒美白方法。
3. 期望的美白效果
一般來說,漂牙可使牙齒變白2至4個色階,效果通常可以維持數個月至1年左右不等[1]。漂牙效果會因牙齒的原始色澤、變色原因及琺瑯質的厚薄等原因產生差異。如果你期望牙齒達到純白的效果,可能需要考慮其他美白方法,如瓷牙貼片。
漂牙方法與價錢一覽
市面上的漂牙方法很多,除了美白牙膏或牙貼等市售產品外,牙科診所主要提供兩種專業漂牙服務:藍光漂牙和家居漂牙。兩種漂牙的方法不同,價錢、效果和持久度也各具優勢。你可以根據期望效果和預算來挑選適合的漂牙方法。
專業藍光漂牙
藍光漂牙是一種專業的牙齒美白方法,須由牙醫操作,確保在安全條件下使用高濃度美白劑。過程中,牙醫會在牙齒表面塗上含有高濃度過氧化氫(其溶液狀態即雙氧水)的美白劑,並使用藍光照射3至4次,加速過氧化氫氧化及美白牙齒的速率,將象牙質的色素分解。整個療程約1小時,通常只需要1次治療,效果可維持1-2年[2]。因使用的美白劑濃度較高,加上專業儀器輔助,可以快速達到美白效果,藍光漂牙價錢大約落在HKD$6,000至8,000之間[2]。
家居漂牙
家居漂牙是你可以在家自行進行的美白療程。牙醫會為你訂製專用牙托及提供濃度較低的美白劑。你需要每天佩戴2到3小時,需要連續使用3至4周才能見效。家居漂牙的效果亦可維持1至2年,但家居漂牙價錢相對實惠,約HKD$3,500至4,000之間[2]。
常見的漂牙副作用
進行治療時,可能會出現一些漂牙副作用,以下是最常見的情況:
牙齒敏感:漂牙後出現牙齒敏感是最常見的漂牙副作用。由於漂白劑會軟化牙齒表面,使象牙質暴露,導致牙齒對冷熱刺激更敏感。
牙齦刺激:漂白劑若不慎接觸到牙齦,可能引起輕微刺激,導致牙齦紅腫及不適。
牙齒脫鈣:過度或過於頻繁的漂牙可能導致牙齒表面脫鈣,增加蛀牙和牙齒敏感風險[3]。
其他潛在的漂牙副作用可能包括牙齒顏色不均勻地變白、牙齒表面粗糙等。因此,在進行漂牙前,應與牙醫進行充分的討論,以了解可能的風險和副作用。

漂牙後敏感怎麼解決?
漂牙過程中或漂牙後出現牙齒敏感是常見情況,通常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退[4]。在此期間,建議:
- 選用較溫和的牙膏能有效緩解牙齒敏感症狀。
- 避免進食過冷、過熱、過酸或過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劇敏感。
- 使用溫水刷牙可減少對牙齒的刺激。
漂牙收費昂貴,讓WeMedi 香港牙科保 D2減輕你的負擔
雖然漂牙美白效果可以維持半年以上,但並非永久,取決於你的飲食和口腔護理習慣。若想長期維持亮白牙齒,可能需要定期的美白治療。然而,漂牙的價錢及收費可能成為你的負擔。Blue推出的「WeMedi 香港牙科保 D2」提供全方位的牙齒護理支援,涵蓋補牙、剝牙、杜牙根、牙托和牙齒美容等療程,分擔檢查及漂牙費用。只需繳交一筆保費即可享全年高達HKD$17,000的保障額,即使超額也能享有無上限9折優惠。

了解兩種漂牙的收費方式及副作用後,如果你仍對漂牙價錢及牙齒敏感問題有疑慮,不妨考慮投保Blue香港牙科保,此計畫能全力支援你的牙齒美容需求,不僅幫助分擔漂牙費用,還能提供全面的牙齒健康保障。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參考資料:
1. Bright Smile – 漂白可以維持多久?3分鐘帶你了解藍光漂白的過程
2. 彤心牙科 – 美白牙齒只能漂牙?牙醫告訴你牙齒變色的原因及11種牙齒美白方法
3. Bright Smile – 藍光漂牙的迷思?一文解釋風險與限制背後的真相!
4. Bright Smile – 如何保持藍光漂牙後的完美笑容?飲食與護理指南
免責聲明:
上述產品及資訊由Blue Insurance Limited(「Blue」)提供。
上述產品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應被視作為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