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紅腫癢痛是牛皮癬嗎?成因有哪些?如果得了牛皮癬可以自癒嗎?這些問題經常可以在網路上看到,患者通常是因為發現自己出現皮膚乾癢甚至脫屑,才驚覺自己可能得到這種疾病。那麼,如果已確診牛皮癬該如何治療呢?Blue健康達人帶你了解牛皮癬的成因以及其類別,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對症下藥。
為什麼會長牛皮癬?牛皮癬的成因與症狀
牛皮癬(Psoriasis)別稱為乾癬或是銀屑病,是一種與自體免疫功能相關的慢性皮膚病,患者會出現皮膚組織過度增生以及發炎、紅腫等徵狀。這些病灶區域通常會出現紅色、粉紅色或紫色的丘疹(Papules)或斑塊(Plaques),這些皮膚受損的範圍上會附著白色的鱗屑,且伴隨不同程度的乾燥與痕癢、疼痛。
當患者免疫系統失衡時,牛皮癬就有可能會發作。作為一種皮膚相關的慢性疾病,它不單在皮膚上會出現症狀,也有可能衍生出相關併發症。牛皮癬的成因有很多,包括遺傳、生活壓力或是日常不良習慣,根據型態與症狀可大致分類為以下幾種:
斑塊型牛皮癬(Plaque Psoriasis):
- 症狀:皮膚出現隆起斑塊,通常是紅色或紫色,表面附著白色鱗屑,可能伴隨程度不一的痕癢、乾燥及疼痛。
- 成因:這類牛皮癬患者多數具有家族病史,但也可能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造成免疫系統異常。
滴狀型牛皮癬(Guttate Psoriasis):
- 症狀:病灶細小、呈水滴形狀紅斑點,有清楚邊界並且表面覆蓋細薄鱗屑。多見於兒童或青少年。
- 成因: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甲類鏈球菌咽喉炎)或外傷誘發,遺傳因素或是生活壓力過大造成。
逆向型牛皮癬(Inverse Ppsoriasis):
- 症狀:紅色、深紅色斑塊,與其他牛皮癬症狀不同,多出現於身體上的皺摺處,且表面光滑。成因:免疫系統失衡引發,或是因肥胖或摩擦令皮膚褶皺處出現局部刺激。
膿疱型牛皮癬(Pustular Psoriasis):
- 症狀:特徵多是皮膚紅腫發熱,且病灶處會出現膿包,伴隨發燒、畏寒情況。
- 成因:荷爾蒙變化(如妊娠)或是過度陽光曝曬、體內電解質水平異常等也是引發膿疱型牛皮癬的成因。
指甲牛皮癬(Nail Psoriasis):
- 症狀: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指甲,造成甲面出現凹洞、指甲變厚或是甲床上有角質物質堆積,使指甲呈現黃色或是棕色。
- 成因:指甲牛皮癬的成因多為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或是因為反覆外傷、感染造成指甲病變。
牛皮癬會傳染嗎?
不少人都怕牛皮癬可能會傳染,但其實不會!由於牛皮癬的成因通常是免疫力問題、遺傳或身體內部因素,所以這種皮膚疾病不會透過觸碰或是共用物品而交叉感染。
因此,雖然被稱為牛皮「癬」,但這類皮膚乾癬與一般常見的黴菌類型皮膚病(比如:香港腳),或是病毒疣(HPV)這種會因接觸而傳染的皮膚病症不同。此外,不論牛皮癬的類型與病灶位置,都不會傳染給他人。
牛皮癬會自癒嗎?
目前醫學界認為牛皮癬無法自癒,因為牛皮癬並非短暫性皮膚炎症,患者可能在症狀紓緩期看似「痊癒」,但如果沒有持續的治療或保養,即便症狀消退,也可能在免疫系統再次失衡或是換季、壓力大時再次復發。
另外,牛皮癬為牽涉多種免疫機制的系統性疾病,目前在治療上依然存在不少困難挑戰。例如若以異常反應作為病症的治療根據,嘗試抑制免疫系統來治療牛皮癬,可能導致其他的免疫功能受到破壞,對身體造成無法預計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牛皮癬的成因多來自於遺傳基因或環境因素、荷爾蒙水平及作用,所以每位患者的病理與臨床反應不盡相同,增加治療的難度。
雖然對於牛皮癬自癒並沒有臨床上的共識,但是患者可以使用正確治療方式或身體護理來減輕病症發作的頻率與程度,使病症長期穩定,不會影響生活。
如何改善牛皮癬?治療方式有哪些
前面我們提到牛皮癬的成因以及症狀,不同類型的牛皮癬在病灶處出現不同的症狀,且可能受到多種因素誘發。我們在治療牛皮癬時,需要根據對應的症狀採取用藥方式,配合日常的身體護理進行治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治療方法:
外用藥劑:
- 類固醇藥膏:含有皮質類固醇成分,能減少發炎與免疫反應,常用於斑塊型牛皮癬、逆向型牛皮癬,可有效改善紅腫、搔癢等症狀。
- 維他命D3衍生物:通常會用在斑塊型牛皮癬治療,調節角質細胞增生,且因副作用較類固醇小,適合長期使用。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Tacrolimus、Pimecrolimus):多用於治療逆向型牛皮癬,減少免疫反應,此款藥物較為溫和,不易造成病灶處皮膚變薄。
- A酸類藥膏:有效抑制角化的細胞生長,可以用來治療較為頑固的牛皮癬或斑塊型牛皮癬,但氣味較重且容易產生刺激性。
口服藥物:
-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用來抑制免疫系統出現的異常或是過度反應,適合中重度斑塊型、膿疱型、紅皮型牛皮癬。但因內服藥用有部分副作用,需要配合醫生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 抗生素(Penicillin、Amoxicillin):可以用來治療因為感染誘發的滴狀型牛皮癬,有效殺菌、終止誘發因子,預防病情惡化。
- 環孢素(Cyclosporine):在臨床上,對於甲氨蝶呤、A酸等藥物不耐受的病患可選擇使用環孢素,起效更快並在短時間內控制過敏反應。不過高劑量的環孢素治療有機率導致腎臟損傷或高血壓出現,因此只適合短期服用。
- A酸(Acitretin):口服A酸適用於紅皮型的與膿包型的牛皮癬治療,可以調節患者皮膚細胞的增生與代謝率,改善紅腫、脫皮及有助於膿包消腫。不過注意A酸可能會致使胎兒畸形,女性在用藥時需注意避孕。
注射治療
- 生物製劑(抗TNFα、IL-17、IL-23等):針對中重度斑塊型、膿疱型、紅皮型牛皮癬,能有效減緩發炎並長效控制症狀,適合對傳統藥物無效或是對口服藥物副作用較明顯者。效果較為快速且持久,但這種注射治療的藥物費用普遍較高。
- 局部類固醇注射:成因屬於指甲型的牛皮癬,可直接注射類固醇在指甲周圍,有效緩解甲床出現的異常。
日常身體養護
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以及生活習慣也可能是牛皮癬的成因,牛皮癬的自癒機會雖然較低,但配合上述提到的治療方式與適當的身體養護可以減緩症狀,比如:
- 定期清潔、保養皮膚:預防乾燥、減少脫屑,維護皮膚的屏障。
- 避免抓癢、搔抓和外傷:防止病情惡化及繼發感染,通常會是斑塊、滴狀型牛皮癬成因等。
- 減少壓力與規律運動:心理因素以及壓力會誘發甚至加重牛皮癬症狀,應保持放鬆的心情配合適當運動,減輕身體壓力。
- 健康飲食:補充維他命以及營養,可以增強免疫力,有效降低確診機率或減少身體發炎因子,幫助減緩復發與病情惡化。
- 配合醫生治療:定期覆診檢查病徵,進行長期管理與對症治療。
牛皮癬的藥物治療與對應病徵
|
牛皮癬治療方案 12967_ae9512-14> |
藥物與方式 12967_b0033d-5b> |
對應病徵 12967_f6def7-d1> |
應用情境 12967_16625a-43> |
|---|---|---|---|
|
外用藥劑 12967_e53167-54> |
塗抹類固醇藥膏 12967_e78d99-32> |
斑塊型、逆向型、滴狀型 12967_94501d-b7> |
斑塊型、逆向型最常使用類固醇治療;維他命D3用於斑塊型;逆向型牛皮癬可使用低效類固醇或鈣調神經抑制劑 12967_e861bd-e7> |
|
口服藥物 12967_674300-5e> |
甲氨蝶呤、A酸、抗生素等 12967_347c77-b8> |
中重度斑塊型、膿疱型、紅皮型、滴狀型 12967_8fcabb-78> |
甲氨蝶呤常用於中重度斑塊型、膿疱型、紅皮型;A酸適用於膿疱型、紅皮型;抗生素則針對滴狀型感染誘發者 12967_20faf7-f7> |
|
注射治療 12967_41189b-f6> |
使用生物製劑(包含抗TNFα、IL-17、IL-23等) 12967_a20386-bc> |
中重度/頑固斑塊型、膿疱型、紅皮型、指甲型 12967_970e19-ae> |
多使用在對於傳統藥物出現抗藥性或較為重症患者,局部類固醇注射多用於嚴重指甲型牛皮癬 12967_309276-61> |
|
日常養護 12967_b2a71d-23> |
定期覆診治療、注意患處清潔、杜絕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壓力 12967_2393c4-c7> |
所有病徵 12967_385c97-70> |
配合醫生使用藥物與定期追蹤治療,減緩嚴重程度及復發的機率 12967_fc564e-df> |
患上牛皮癬等皮膚病怎麼辦?Blue WeMedi 門診保提供健康保障
雖然牛皮癬完全自癒的機率不高,但透過深入了解牛皮癬的成因,我們仍可以採取對應的牛皮癬治療方式。若確診牛皮癬也無需驚慌,Blue WeMedi 門診保 為你提供周全健康保障,只需出示電子醫療卡,即可全年不限次數以優惠價錢*睇皮膚科專科。門診保也涵蓋中醫、物理治療、針灸等輔助療程,讓你安心取得醫療支援,同時減輕醫藥支出。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參考資料:
1.樂康軒 – [牛皮癬有辦法] 另類新療法| 一招醫治牛皮癬! 2. 京港學術交流 – 中大研究 | 銀屑病(牛皮癬)關節炎藥效實證,可修復受損關節骨,預防惡化 3. Eczemaless- 牛皮癬的症狀、類型、原因、診斷和治療 4.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 牛皮癬藥物治療指引 6. 聯合新聞網健康版 – 牛皮癬會不會傳染?其實和免疫系統有關 7. Apollo Hospitals – 牛皮癬 – 類型、症狀、原因和治療 8. Nature – A faulty iron hormone in the skin could be key to curing psoriasis
以上資料由Blue健康達人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上產品及優惠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文件及網頁。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閣下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