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持續不穩,加上外圍經濟環境以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若想以穩陣投資為方向,應選擇風險較低、回報較高的儲蓄方法?市場上的理財工具林林總總,定期存款、儲蓄保險可能是不少人的選擇,到底兩者分別在哪裡?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及有預期回報的儲蓄方式?
對於儲蓄保險 vs 定期的問題,Blue理財達人以資金流動性、回報、年期等因素分析這兩種儲蓄計劃,助你更了解自己的理財需要,找到合適自己的儲蓄方式。
甚麼是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又稱定存、定期儲蓄存款)指將一筆資金存放於銀行指定的定期存款戶口,存期可由一星期至數年不等。在存款期內,資金不可隨意提取,待到期後才能領回本金及利息。由於存款期固定,銀行一般會提供比普通儲蓄戶口更高的利率。
假設你將HK$100,000存入銀行,選擇60個月定期,年利率為3.5%。由於存款期是半年(即6個月),計算利息時要將年利率按比例折算。計算方法如下:
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存款期月數 ÷ 12)
以上例子的計算為:利息 = 100,000 × 3.5% ×(6 ÷ 12) = HK$1,750
如果將本金及利息每月複利一次,並持續滾存20年,利息計算將是:利息 = 100,000 × (1 + 0.035/12)^(12×20),最終本金將增至約HK$201,170。
另外,在開立定存戶口時,投資者可以選擇存入不同貨幣,較熱門的有港元定期、美元定期與人民幣定期存款,各有不同的定存利率。而近年興起的虛擬銀行亦已開始加入定期存款服務,虛擬銀行定期的利率可能比傳統大型銀行吸引,可以多作比較後再決定。
甚麼是儲蓄保險?
儲蓄保險顧名思義是以儲蓄為主要目的之保險計劃,可以經銀行或保險渠道銷售,是在指定時間內為資金帶來額外穩定回報的方法之一。
儲蓄保險與定期存款不同,差別在於儲蓄保險多數附帶身故保障,或結合危疾、醫療保障等成分。萬一保單持有人患病、遇到意外身故或不幸身故時仍可保障自己及家人,因此儲蓄保險比定存有多一重額外保障。由於儲蓄保險的供款期及保障組合繁多,投保前建議應先了解清楚。
儲蓄保險的回報可分為「保證回報」及「非保證回報」兩部分。保證回報是保險公司承諾在合約期內必定派發的現金價值或利息,即使市場有變化亦不會減少。非保證回報則通常以紅利或分紅形式派發,但並非固定收益,實際金額會根據保險公司投資表現及經濟環境而波動,有機會高於或低於預期。消費者在選購儲蓄保險時,應留意保證及非保證部分的比例,並審慎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例子:假設投保一份具有保證回報及非保證回報的5年期儲蓄保險,每年繳付保費HK$10,000,總供款額為HK$50,000,而本金及利息將每年複利一次。這份保單可以拆解成以下部分:
- 保證回報率:假設選擇一款5年期、每年平均保證回報率3.5%的產品,期滿時保證總回報 = HK$50,000 × (1 + 3.5%)⁵ = HK$59,384。
- 非保證回報率:5年期產品的非保證回報率(包括紅利等分紅)一般預期約為2%至4%不等,但實際能否達標則視乎保險公司投資表現,保單未必能實現建議書中的預期非保證回報。假設預期非保證回報率為3%,則期滿時額外可獲非保證紅利約HK$7,900,連同保證回報的總回報為約HK$67,284。
- 總回報率(包括保證及非保證):上述保單的期滿總回報率為6.5%(保證3.5% + 非保證3%)。
延伸閱讀:【儲蓄保險呃人? 】比較市場上儲蓄保險計劃必讀! 免誤墮陷阱 延伸閱讀:如何投資儲蓄雙贏?了解保證回報與預期回報
比較:儲蓄保險 vs 定期存款
以上了解過定期存款及儲蓄保險兩種產品後,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可以首先參考以下的儲蓄保險 vs 定期存款比較表:
|
項目 9255_c84a34-33> |
定期存款 9255_57b168-89> |
儲蓄保險 9255_1b604a-0d> |
|---|---|---|
|
產品性質 9255_51248c-af> |
純儲蓄,賺取利息 9255_7e1b99-ad> |
儲蓄及人壽保障(部分有危疾/醫療保障) 9255_2535b5-dd> |
|
支援貨幣 9255_08b126-49> |
港元、美元、人民幣、英鎊等多國貨幣 9255_f97e7c-bd> |
港元、美元、人民幣為主 9255_6f7043-36> |
|
入場門檻 9255_69207b-80> |
傳統銀行多為HK$1萬,虛擬銀行可低至HK$1 9255_aa82b5-9c> |
一般數千元起 9255_d94ac0-ac> |
|
供款方式 9255_401b21-fd> |
一筆過存款;零存整付戶口可以月供、季供或年供 9255_04abb4-03> |
一筆過/月供/年供等多種選擇 9255_5ef08e-32> |
|
儲蓄年期 9255_4dda6e-58> |
短期(7日至12個月,少數銀行提供24個月定期) 9255_de670a-a2> |
中長期(1至25年,甚至終身) 9255_1b53cd-dd> |
|
回報 9255_b0638c-dd> |
保證利息,年利率0.1%至4% 9255_c1443a-19> |
保證及非保證回報,長期可達3%至6%,甚至更高 9255_a557cf-4e> |
|
流動性 9255_afe4a9-58> |
提早取款需罰息或損失利息 9255_20115a-eb> |
提早退保或減額會有損失 9255_37ab62-8b> |
|
保障 9255_8e4e21-a2> |
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每個戶口最高HK$80萬) 9255_d9f5bd-18> |
受保險公司監管,不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 9255_9ba45c-df> |
|
風險 9255_a4265a-e6> |
利率波動、外幣滙率風險等 9255_45416c-21> |
保險公司的信貸風險,非保證部分受投資表現影響等 9255_0b9c1b-68> |
|
適合對象 9255_fedf3e-da> |
短期儲蓄、流動資金 9255_fc9ee6-6a> |
長期儲蓄、財富傳承、有保障需求 9255_8ee373-85> |
應該選擇儲蓄保險還是定期存款?
以上比較過定存和儲蓄險,以下集中5個重點因素,進一步讓投資者作參考:
1. 最低資金門檻
銀行定存的最低入場門檻因銀行而異,傳統銀行多要求HK$1萬起,部分虛擬銀行則可低至HK$1,資金門檻極低,適合資金有限人士。投資者可選擇一筆過或分期存入(例如零存整付月供計劃),但需注意分期存款計劃的利率通常較低。而儲蓄保險的最低保費視乎產品設計,一般由數千元起,部分短期儲蓄保險計劃甚至可低至數百美元。
2. 本金保障與監管制度
銀行定期存款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每位存款客戶於每間銀行最高可獲HK$80萬保障,涵蓋港元、人民幣及其他主要外幣存款,為存款客戶提供多一重安全網。若銀行出現問題,存款客戶可以從「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的成員銀行供款儲備中獲得賠償,因此資金有一定保障,這點對重視資金安全的投資者尤其重要。
儲蓄保險則不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投保人需自行評估保險公司財務實力及信貸評級。然而保險公司受保監局嚴格監管,營運透明度高,投資者一般可以放心將一定部分的資產配置到儲蓄保險產品上。
3. 回報模式與實際收益
銀行定存提供明確的保證利率,回報穩定而容易計算。投資者可根據存款金額及年期,預先知道到期時可獲得的利息收益。
儲蓄保險比定期存款較複雜,分為保證與非保證回報,保證回報於投保前釐定;非保證回報則視乎保險公司投資表現,存在波動風險,實際回報或低於預期。
4. 年期選擇與資金流動性
銀行定存存款期由7日至12個月不等,部分銀行亦提供長達5年期定存,適合短期或中短期資金配置,流動性較高。但若利率其後下跌,新開立或續期之定期存款將無法獲得相同的回報水平。投資者可根據資金需求選擇合適的存款期,並於到期後靈活提取本金及利息。
儲蓄保險供款期可由1年至25年不等,保障期更可長達終身。除了一筆過繳費,儲蓄保單亦可選擇月供、年供等,供款期長短的彈性較大。不過儲蓄保險的資金鎖定期較長,流動性較低,但好處是投保期間回報不受利率波動的影響,能夠長期鎖定相同的回報率。另外,投保人要確保資金於保單期內不會有緊急需求,否則需承擔提早退保的風險,但部分產品如Blue的「WeSave定息儲蓄保S3」及「EasySave智易儲蓄保ES1」可以隨時退保而無額外收費,比定期存款及坊間大多數儲蓄保險產品更靈活。
5. 附加功能與保障範圍
銀行定存屬純儲蓄性質,無附加保障功能,適合純粹以儲蓄為目的之人士。投資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不同貨幣定存,但產品功能相對單一。
相比定期存款,儲蓄保險則結合儲蓄與人壽保障,部分產品更可附加危疾、醫療等保障,適合重視財富增值及保障人士。投保人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保障組合,為自己及家人提供多一重保障。
傳統保險產品與定期保險產品的比較
在比較定期存款與儲蓄保險以外,我們亦可以將傳統含儲蓄成分的保險產品,與目的明確的純保險產品並排考慮。
傳統保險產品普遍將儲蓄、投資、人壽、危疾、醫療等多種功能整合於同一份綜合保單,產品結構複雜、條款繁多,投保人往往難以清晰理解保障範圍及回報細節。這類綜合式產品雖然看似「一單多保」,但實際上未必能精準地切合投保人的實際需求,甚至有機會令保費上升或保障範圍重疊。
反觀定期人壽、定期危疾及純儲蓄保險產品則強調功能簡約、條款透明,讓投保人能夠根據自身需要,靈活組合不同保障。定期人壽保險專注於提供身故保障,保費較低;定期危疾保險就針對重大疾病提供一次性賠償,保障範圍及目的明確;純儲蓄保險則以儲蓄及資產增值為主,回報計算清晰。上述產品簡單易明,投保人可根據個人預算及保障重點,選擇最切合自身需要的組合,避免因產品過於複雜而產生誤解或保障不足的情況。
儲蓄與保障之間的配置
不少年輕一族會積極儲蓄,但就忽略了人壽或危疾等保險的重要。人生充滿變數,意外或疾病隨時可能發生,未預先規劃將可能間接令家人加重財務壓力。
我們應記得保險並非單純的支出,而是給家人財務安全的保障。妥善並適度地配置收入予保險及儲蓄產品,可以在不大幅影響現金流的狀態下累積財富,又為家人多添一份安心。
延伸閱讀:儲蓄要由細節著眼!從複利效應開始的日常生活慳錢心法及方法
Blue儲蓄保險產品
Blue提供不同儲蓄期的高息儲蓄保險產品:
希望以上的儲蓄保險 vs 定期存款比較,能幫助大家揀選到適合自己的儲蓄工具。Blue提供不同儲蓄期的高息儲蓄保險產品,適合不同的需要及人生規劃:「WeSave 短期高息儲蓄保 ST1」保障期為1或2年,適合追求短期回報,每年保證回報率可達2.81%(註1);若計劃中期賺取可觀回報,可以選擇「WeSave高息儲蓄保E1」,為期5年,每年保證回報率達3.31%(註2)。兩款產品都只須一筆過繳交保費即可鎖定息口,安心賺取穩定回報,助你輕鬆達成儲蓄計劃,實現資產增值。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註釋:
註1:此回報率是指在保單於2年期滿時的每年保證回報率。提早退保需繳付退保費用(已繳總保費之5%)。 註2:此回報率是指在保單於5年期滿時的每年保證回報率。提早退保費用適用於首3個保單年度。
「WeSave短期高息儲蓄保ST1」、「EasySave智易儲蓄保ES1」、「WeSave定息儲蓄保S3」及「WeSave高息儲蓄保E1」均為儲蓄保險計劃,並非銀行儲蓄產品。 以上產品及優惠均受條款及細則約束。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免責聲明﹕ 產品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上述產品及資訊由Blue Insurance Limited(「Blue」)提供。 上述產品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資料來源:
錢家有道 – 銀行戶口
錢家有道 – 存款保障計劃
錢家有道 – 人壽保險
錢家有道 – 買分紅保單要注意兩大重點
保險業監管局 – 認識人壽保險
保險業監管局 – 投資相連壽險啱唔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