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都市人選擇在假期遠離市區煩囂,獨木舟作為一項簡單易學的水上活動,成為許多人的首選。然而,這項活動看似簡單,當中隱藏的挑戰與風險也不容忽視。因此,Blue資訊團隊將綜合各方面的資訊,為你介紹在香港玩獨木舟的注意事項,包括獨木舟的裝備衣著、價錢、課程、路線簡介以及第一次玩獨木舟要留意的安全指引等等。
獨木舟香港的路線簡介:西貢海岸線——綠蛋島、鹽田梓、橋咀島
有賴於得天獨厚的海岸線,西貢成為了獨木舟香港愛好者的樂園。西貢獨木舟活動的路線選擇多樣,無論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愛好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挑戰。從綠蛋島的清澈海水、鹽田梓的歷史遺址,到橋咀島的岩石奇景,都能在獨木舟上欣賞香港的自然美景。以下介紹一些較為簡短的西貢獨木舟路線:
獨木舟路線1:相思灣到綠蛋島
適合初次嘗試在香港玩獨木舟的新手。這條路線需時約45分鐘至1小時,從相思灣出發,划向綠蛋島。途經的綠蛋島被譽為「香港的馬爾代夫」,水清沙幼,更是浮潛的熱門地點。
獨木舟路線2:西貢碼頭到鹽田梓
對於希望尋找豐富自然生態的你,從西貢碼頭到鹽田梓的路線是理想之選。在約1小時的路線中,沿途可以觀賞到紅樹林的自然景觀,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獨木舟路線3:白沙州到橋咀島
如果你喜歡歷史與自然的結合,白沙州到橋咀島的路線絕對值得一試。橋咀地質公園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美譽,壯觀的岩石奇景令人嘆為觀止,划畢全程大概需要1小時。
獨木舟裝備與衣著:準備齊全才能玩得盡興
獨木舟活動需要在水上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下,極易曬傷皮膚,因此防曬措施必不可少,而且獨木舟是出海活動,獨木舟衣著也需要有一定的防水功能。以下是建議的獨木舟裝備與衣著:
佩戴帽子和太陽眼鏡,以保護頭部和眼睛以免曬傷
穿著具防曬功能的長袖上衣和長褲,保護全身皮膚
穿著防滑、快乾和包裹良好的水陸兩用鞋或浮潛鞋,避免上岸時沙石入鞋,亦可避免腳背曬傷
攜帶防水袋,可用於保護手機、相機等電子設備不被海水浸濕
如果你計劃長時間划艇,還應攜帶充足的水和能量食品,確保有足夠的體力
獨木舟注意事項:不可忽視的風險
雖然獨木舟是一項較容易掌握的活動,但仍需留意安全。以下是一些玩獨木舟注意事項:
出發前務必檢查天氣預報,避免在惡劣天氣下划舟
務必穿上救生衣,保證基本安全
應至少有兩人同行一起划舟(如果是單人獨木舟,也建議身旁有另一艘獨木舟同行),以便在緊急情況下互相照應
如果是新手,最好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確保掌握基本技巧
划行期間應隨時留意周圍環境,尤其是快艇和其他水上交通工具,避免發生碰撞
西貢獨木舟租借價錢
西貢的獨木舟租借服務非常便利,在各大熱門路線的起點,如相思灣和西貢碼頭都能找到專業的租借點,不僅提供各類型的獨木舟,還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安排專業教練指導。在選擇租借服務時,建議事先預約,特別是在週末和假期,以避免因人多而無法及時租到合適的裝備。
以下是在西貢租借獨木舟價錢的參考:
租借項目金額單人獨木舟 (平日)HK$100至$150雙人獨木舟(平日)HK$200至$250單人獨木舟(周末/假日)HK$150至$200雙人獨木舟(周末/假日)HK$300起
以上價錢範圍為參考數間西貢水上活動中心綜合所得,但實際價錢會有變動,僅供參考。
獨木舟課程價錢:從入門到進階,全面提升技巧
如果你打算更深入地掌握獨木舟技巧,可以考慮參加獨木舟課程,初級課程分別為一星章級別到三星章級別,課程時間通常由早上到傍晚一整天,完成之後即可獲得課程認證。康文署和私人機構都有提供各種級別的訓練班,教授從基本的划艇技巧到進階的拯救技術,並通常包括器材和教練服務,幫助你更自信地在水上探索。
康文署的課程價格較為親民,但名額有限需要抽籤,較難成功中籤;而私人機構(如晨曦獨木舟會、野活手記)則提供更多時段、更為靈活的課程選擇。以下是康文署和兩間私人機構獨木舟課程價錢參考及比較:
機構名稱一星章級別課程至三星章級別課程價錢康文署HK$30晨曦獨木舟會課程費用HK$300 + 證書費HK$45野活手記HK$680
^ 凡15歲以下、60歲或以上的人士、全日制學生或殘疾人士報名參加康文署訓練班,如能出示有效證明文件,即可享用優惠收費;每名殘疾人士的同行照料者(只限一人)亦可享有收費優惠,惟此優惠不適用於比賽。
通過三星章級別之後,你可以修讀更高階課程,例如獨木舟中級章別(分別金銀銅章)、獨木舟競賽、獨木舟拯溺、獨木舟教練等,也可以參加康文署舉辦的獨木舟旅程,教練會帶你從康文署轄下的水上活動中心出發,去指定路線探索附近的景色,例如海灘尋幽探秘之旅、西貢紅樹林之旅、大潭港生態之旅、尋找珊瑚之旅、尋找海蝕洞之旅。這些路線大多是偏僻的海灘或小島,一般交通工具無法到達,只有使用獨木舟,才可讓你沿海岸到達水清沙幼的海灘或高聳的崖壁,欣賞野外生態,進一步接近大自然。
獨木舟有潛在風險 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 讓你安全為先
獨木舟活動不僅讓你能夠近距離接觸大自然,還能享受水上運動的樂趣。不過,無論你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划手,獨木舟依然是一項出海活動,潛在一定風險。
萬一遇上輕微意外,例如擦傷、輕微的撞擊或不慎跌倒等,尤其是新手首次嘗試玩獨木舟,又或是於人多水域划舟時,不慎與其他獨木舟、快艇、浮標或水中障礙物發生碰撞,而需要入院治療,這時Blue的「WeCare 意外急症現金保」或「WeCare 意外住院現金保」,一筆過現金賠償就能助你解決急切所需,讓你享受水上活動,無後顧之憂。
另外,風速增強、雷雨或暴風雨等突發天氣情況會導致水流湍急,又若果想挑戰水域環境較為複雜的地方,可能會因判斷失誤或操作不當而導致更嚴重傷害,Blue的「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1」包括意外身故賠償、意外斷肢賠償、完全永久傷殘等保障項目,萬一遇到嚴重意外時也毋須為龐大醫療開支煩惱,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必備的保障之選。
萬一受傷導致嚴重甩臼,需要接受復位手術,Blue的「WeCare 意外骨折甩臼保」能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予意外骨折情況,無需實報實銷,讓你安心接受治療。
WeCare 系列產品WeCare 意外骨折甩臼保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1WeCare 意外急症現金保WeCare 意外住院現金保產品特點- 只需提供醫療影像證明確診即可理賠- 出生後15天至65歲皆可投保- 一筆過現金賠償,無需實報實銷- 保障額高達HK$200萬,外遊期間可獲雙倍保障額- 如意外身故/斷肢、完全永久傷殘或3級燒傷皆可獲全額保障 - 包括登革熱和禽流感等15種傳染病- 涵蓋公立及私立醫院急症室保障 - 出生後15天至65歲皆可投保 - 一筆過現金賠償,無需實報實銷- 涵蓋公立及私立醫院住院保障 - 每宗意外可獲最多14天賠償 - 每年可就2宗意外分別索償 - 出生後15天至65歲皆可投保了解更多了解更多了解更多了解更多
在香港玩獨木舟雖然有不少潛在的風險,但獨木舟活動價錢親民,只要你細心留意玩獨木舟的注意事項,準備齊全的獨木舟裝備與衣著、選擇適合的路線、掌握必要的划舟技巧、聽從教練的指示並遵循安全指引,時刻保持謹慎,就可以有效減少甚至避免大多數風險,確保自己的水上活動體驗安全且愉快,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延伸閱讀:【運動保險】潛水、獨木舟等水上活動受傷 意外保險有得賠?
參考資料:
ReUbird 香港玩樂預約平台 -【最齊全獨木舟攻略】6 個獨木舟熱點推介,帶你走入人間仙境~内附租借獨木舟資訊、路線及注意事項 Trip.com -【獨木舟攻略】熱門水超清西貢獨木舟路線、衣著及注意事項 iPlayHK 香港愛玩生 - 2024更新 | 香港水上活動租借及價錢資料 (獨木舟/直立板) - 附路線玩法
隨著回港隔離日數相繼減少,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衝出香港,可惜機票價格直線上升,令不少人卻步!不想捱貴機票但又想遠離塵囂?在港行山是你其中一個好選擇~Blue資訊團隊為各位行山新手推介5條低難度的行山路線,更會提提大家各種常見行山意外黑點,留港又洗乜驚喎!
香港新手行山路線推介
踏青遠足已成為時下港人的假日熱門節目,能在秋高氣爽的郊外舒展身體之餘,更可以探索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行山經驗少?不怕!新手行山可以選擇靠近市區的行山路線,除了地勢較為平坦、有圍欄等保護設施外,市區亦容易得到照應,而且手機通話及流動數據的訊號接收也好,方便有突發事情時可立即求助。以下列出5條輕鬆行山路線,配上簡單程度供參考,5粒星星為最簡單路線,各位新手立即穿戴好行山裝備,享受行山樂趣!
平山★★★★★
位於九龍灣的平山是東九龍市區一個山丘,就在九龍灣的彩德邨後山。整條行山路徑都有樓梯梯級及欄杆,上落算是容易且安全。短短十數分鐘的路程即可登頂,山頂位置可以俯瞰東九龍城市全景,更可遠眺獅子山,不論日景夜景皆非常迷人,實屬香港性價比最高的超新手快閃行山路線之一。
紅燈山★★★★★
何文田與土瓜灣一帶亦有市區新手行山好去處,那就是何文田的紅燈山,跟平山一樣可以拾級而上,沿途亦有欄杆,行山新手保證可以在一小時內攻頂。路線附近一帶大廈普遍較矮,因此沿途可以享受高曠感覺,亦可以離遠觀賞維港景色。
格仔山★★★★☆
由港鐵樂富站A出口出發,約莫半小時就可以攻頂。路線雖為山路石級,不過依然適合行山新手。到達山頂後可見斜坡有巨大的紅白格子圖案,以前用作引導機師航行並降落於舊啟德機場,這座九龍仔山的別名「格仔山」因而得名,絕對是個具特色打卡位的新手行山好去處。
南朗山★★★★☆
港島南區的南朗山是港島數一數二易行的新手行山路線。由黃竹坑站出發,一小時內即可登頂,一樣不難行,就可以盡覽港島南灣等地的海岸線美景,與平日我們在海洋公園纜車上欣賞的景觀相似,但又別有一番風味,難怪是當區公公婆婆的晨運勝地。
龍脊★★★☆☆
另一港島新手行山路線就是位於東南面大浪灣一帶的龍脊。路線由石澳半島為起點、大浪灣為終點,難度雖然較以上幾條路線稍高,需時亦較長,不過路線上處處可見的壯麗海景絕對值得你花費力氣和時間。注意拍照時不要太靠近崖邊,免生危險。
行山意外/高危行山線你要知
老一輩經常告誡年輕人「欺山莫欺水」,這幾個月來水上活動的意外確實頻繁,亦有不少行山意外的新聞,例如行山人士失足墮崖,或墮入瀑布遇溺身亡等。無人想不幸發生在自己或友人身上,因此行山前應該做足安全準備,行山時亦應小心為上,盡量避免意外發生。
溫馨小提示:行山扭傷或手腳擦損在所難免,因此行山必須帶備戶外急救包 ,好讓傷口盡快得到治療,防止傷勢加劇或受感染。戶外急救包應以輕便為原則,隨基本急救用品外,亦可因應個人需要加入止瀉藥、抗敏藥等其他藥物。想買定急救包旁身,Blue「WeGuard藥劑EASY保」就幫到你!不論是生理鹽水、消毒酒精、紗布、膠布,只要是購自大型連鎖超市、個人護理產品零售商、便利店,甚至網上商店等指定銷售商(註1),即可上載單據網上索償!可索償金額會直接轉賬到你的銀行戶口,全程網上追蹤進度,過程簡易快捷。入門計劃保費相宜,成功投保就可以Claim足HK$300藥劑保障 !
全港行山高危黑點
漁護署近年已經發出指引,列出全港多個行山意外高危黑點,其中包括:九龍的獅子山山頂、新界有城門的大城石澗、船灣的新娘潭瀑布;離島則有南大嶼的狗牙嶺、水澇漕、羅漢塔與倒腕崖,及北大嶼的黃龍坑、彌䃟石澗。行山新手應避免選擇以上地點,而在規劃路線時可以先諮詢有行山經驗的朋友,更好的是可以邀請對方結伴同行。
生命誠可貴,新手行山應該量力而為,做足安全措施,並按部就班上調路線難度,而行山前若有多一份保險作保障,則在萬一出事時都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
Blue「WeCare」系列意外保險產品,就可以對應不同行山人士的需要。「WeCare 意外骨折甩臼保」針對因意外造成的骨折或甩臼,尤其適合經常行山的戶外活動愛好者。至於以就診服務為重心的「WeCare 意外住院現金保」與「WeCare 意外急症現金保」,就分別為因意外住院或接受急症門診服務而設,萬一出事都可以有更好的醫療選擇。而「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1」就保障因意外而造成傷亡,小至因行山時蚊叮蟲咬後感染登革熱等傳染疾病,大至斷肢、完全永久傷殘甚至死亡都包,覆蓋範圍全面。
註1:指定銷售商包括列載於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持牌藥商及我們訂明並會適時更新的指定商戶名單。
以上產品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參考資料: GOtrip.hk - 行山好去處|17大新手初級行山路線!龍脊、菠蘿壩、大潭水塘、九龍鷹巢山 GOtrip.hk - 香港郊遊黑點|漁護署列17大郊野公園行山高危地點|曾發生致命及嚴重意外 Klook旅遊網誌 - 【行山路線】香港10大行山新手必行簡單路線推介 V'air 低碳本地遊 - 紅燈山 | 推薦景點 香港01 - 初級行山路線|12大1小時內新手行山路線 輕鬆登頂!附路線/交通 新假期 - 行山好去處2022|19大靚景行山路線推介新手都行到!賞絕美日落+情侶郊遊 | 香港好去處 新假期 - 九龍灣平山市區行山路線 10分鐘登頂+遠眺獅子山+廣闊日落夜景另附拍攝小貼士記者實試路線! 新假期 - 格仔山行山路線!輕鬆易行半小時到頂遠眺九龍仔靚景附完整路線圖 新假期 - 南朗山行山路線!新手無難度 45分鐘上山飽覽港島南靚景黃竹坑睇日落+俯望深水灣/香港仔避風塘 新假期 - 龍脊行山路線:4大打卡靚景位新手都行到+3小時輕鬆完成附交通及路線詳情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也是無數登山愛好者心中的聖地。從每年夏季開山到初秋閉山,富士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挑戰,除了要一試攻頂滋味,不少得在山頂欣賞壯麗的日出。踏入富士山登山月份,Blue資訊團隊為大家提供涵蓋了2024富士山登山路線、山屋預約系統、交通方式及裝備清單,幫助你做好萬全準備。
富士山登山月份幾月開始?
富士山的登山季節通常為每年7月初至9月初,由於這段時間富士山地區的天氣較為穩定,氣溫也相對適中,絕對是一年中攀登的最佳時機,而今年(2024年)已於7月1日開山。留意週末及8月中旬的日本盂蘭盆節長假期為熱門登山時機,建議於如較少人登山的平日等時段登山,以避開人潮,更能夠享受登山的樂趣。
富士山登山路線介紹
富士山有4條主要登山路線,其中「吉田路線」和「富士宮路線」最受新手歡迎,而「須走路線」和「御殿場路線」則適合有經驗的登山者。以下是各條路線的詳細介紹:
路線難度五合目起點來回距離需要時間備註吉田路線★★☆☆☆海拔2305米約14公里上山6.8小時 ;下山7.2小時沿途多山屋、店舖及救護站;登山人士較多,萬一有意外亦容易呼救富士宮路線★★★☆☆海拔2380米約8.6公里上山5小時 ;下山3小時總距離最短,但有較多高難度斜坡,推薦體能較好人士選擇須走路線★★★★★海拔1970米約13公里上山6小時;下山3小時山屋少,且登山人數較少;沿途可鑑賞高山植物;有一條火山礫石小徑,可用「沙走」方式下山御殿場路線★★★★★海拔1440米約19公里上山7小時;下山3小時海拔上升比較均緩,出現高山反應機會低;沙石路較多;可以直接開車到登山口
富士山登山預約系統與通行費
從2024年7月1日起,從吉田路線登富士山需透過線上預約系統登記,每人需向山梨縣支付2,000日圓的通行費,並限制每日登山人數為4,000人。預約系統自5月20日起經已開放,建議提前預訂,以確保登山計劃順利進行。預約網站提供不同語言介面,方便外國遊客操作。
必備裝備與用品
登上富士山前,務必準備好以下裝備:
物品用處登山靴、羊毛襪子登山靴能完整包裹及充分保護好腳部,並最好具備防水、防滑機能。羊毛襪子可以吸汗及防臭飲用水、行動糧食帶備充足食水/運動飲料,及朱古力、堅果、餅乾和糖等輕便糧食以隨時補充體力防風、防水的禦寒衣物山中天氣變化莫測,最好帶上雨衣。雖然富士山登山時期在夏季,但山頂只有5度左右,因此防寒衣物、手套等也需要帶齊藥品及急救用品常用藥品(胃藥、止痛藥等)及輕便急救用品以備不時之需登山杖、頭燈登山杖能提供額外支撐。由於看日出需要在夜間行動,因此大家需要準備好頭燈防曬物品山上紫外線強,最好帶備防曬帽和太陽眼鏡其他物品零錢、垃圾袋、毛巾、地圖、行動電源、隨身氧氣瓶
富士山山屋預約須知
自2024年起,吉田路線的夜間登山將受限制,以防止遊客在夜間採取「彈丸登山」(即不過夜,直接登頂)策略或在山道中過夜,出現低溫症甚至死亡的情況。登山者應遵守相關規定,確保自身安全。假如需要過夜,登山人士就需要預約富士山山屋。由於每年攀登富士山的人潮眾多,以致富士山山屋亦十分搶手,提提大家,大部分富士山山屋2024已經預約得七七八八,而且不少山屋僅提供電話或傳真預約,有計劃登山者需要留意清楚,並建議盡早預約,出發前必須做足準備。
實現你的登山夢想 有Blue全面支持
登上富士山是不少人一生人一次的挑戰。要確保安全,同時享受富士山壯麗的美景,除了要決定好富士山登山月份和路線、準備好登山裝備、提前做好2024富士山登山及山屋預約之外,還需要為自己多買一份安心。途中,你可能會遇到如高山症、天氣突變、身體不適或受傷等狀況,若果投保了Blue個人意外保障計劃,為你提供必要的醫療支援和賠償,即使面對突發情況時也倍感安心,登山之旅更加無憂無慮。
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1 - 外遊期間可獲雙倍保障額,高達HK$400萬 - 包括登革熱和禽流感等15種傳染病 - 如遭三級燒傷將發放全額保障 >> 了解更多 <<
WeCare 意外骨折甩臼保 - 只需提供醫療影像證明即可理賠 - 出生後15天至65歲皆可投保 - 一筆過現金賠償,無需實報實銷 >> 了解更多 <<
參考資料: Live Japan - 爬富士山新手必看!登山時期、必備品、行前訓練、路線、交通全方位指南 日本國家旅遊局 - 富士山攀登指南
無繩滑水(Wakesurf)是香港近幾年大受歡迎的水上運動,結合衝浪和滑板特色,Wakesurf絕對是炎炎夏天與三五知己出遊的玩樂好節目。滑水新手應該要如何租借Wakesurf船及裝備?又有哪些地點適合滑水?Blue資訊團隊替大家整理Wakesurf新手懶人包,一文了解Wakesurf價錢、裝備、地點及注意事項。
Wakesurf的基礎介紹
無繩滑水的原理是利用快艇轉向和船身重量傾側來製造浪花,當板尾側呈現下沉狀態時,滑水者只需抓住纜繩撐起身體即可滑水。無繩滑水與傳統滑水不同,由於無繩滑水板上沒有任何固定器,滑水者需要靠身體及雙腳保持平衡。這項運動的玩法類似於滑水板(Wakeboard),但在站穩後可放開繩子,利用身體控制左右活動和加減速,比傳統滑水更容易做出各種花式。
近年無繩滑水的普及程度不斷提升,主要因為這項運動的體力消耗不大,對新手友好,即使是小朋友亦能輕易上手。而且與傳統滑水相比,無繩滑水更注重平衡和控制,這使得這項運動對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很適合。滑水者只需掌握幾個基本動作即可站穩並開始滑行,加上其玩法靈活多變令這項運動非常受年輕人歡迎。
Wakesurf裝備新手攻略
新手入門Wakesurf有什麼裝備是必須的?第一次玩無繩滑水的新手,最擔心自己是否有合適衣著以及足夠裝備,以下是給各位滑水新手的建議 :
防曬泳衣:由於滑水需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建議穿著長袖防曬泳衣以免曬傷。
帽子和浮水太陽眼鏡:夏日陽光猛烈,帽子及浮水太陽眼鏡可以防止陽光直射雙眼。
防曬霜:選擇防水的防曬霜並定時補塗。
毛巾和水:活動後擦乾身體,並補充水分。
更換衣物和拖鞋:活動結束後更換輕便衣物,上船時穿著防滑拖鞋行走更方便。
防水袋:存放手機等貴重物品,防止掉失或弄濕。
Wakesurf租船價錢
香港有不少提供Wakesurf的租船公司,不同公司在收費、服務內容、裝備、登船地點亦各有分別,你可以先確認參加人數、日期以及登船地點,然後才向各公司進行報價。普遍來說,周末與公眾假期收費會較平日高,如選擇在假日出海,價錢約為每小時HK$1,200-1,600,大般而言每次出海最少需預訂1.5至2小時。
假如三五成群出海,以最多可坐5人的快艇為例,每人每小時平均約為HK$150起。如有專業滑水教練教授技巧,新手大概只需半小時便能成功起水滑行。
推薦Wakesurf香港地點
無繩滑水對環境的要求也相對較低,無需巨浪或特殊的水域,這使得香港多處水域也是理想的滑水地點。香港的淺水灣、深水灣、大潭、大埔、馬鞍山以及西貢都是Wakesurf香港熱門地點。以下是一些適合新手的滑水地點:
西貢區:如早禾灣、斬竹灣、大浪灣等,這些路線船程短,水面平靜寬敞,適合初學者。
大埔區:如白石角等,同樣船程短,風平浪靜,適合新手掌握技巧。
南區:如淺水灣,地理位置便利,適合新手。
小貼士:西貢區的滑水地點以其清澈的水質和優美的自然環境著稱,而大浪灣則以其全年不斷的大浪吸引了眾多中高階滑水愛好者,需要留意人潮或會較多。相比之下,大埔區的白石角風平浪靜,是新手掌握基本技巧的理想地點。
Wakesurf注意事項
夏季是出海高峰期,建議平日最好提前一星期預訂Wakesurf船隻,假日出發則應提前一個月預訂。此外,新手滑水建議3至4人一起租用快艇或預約水上活動公司的體驗套餐,以合理價錢享受Wakesurf樂趣,並由專業教練根據個人的水平調整教學內容,確保你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並好好享受運動的樂趣。最後,新手學習滑水時,不應急於求成,應配戴合適的Wakesurf裝備,循序漸進地掌握每個技巧,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受傷。
Blue WeCare個人意外保障計劃 守護你挑戰水上運動
Wakesurf是香港一項熱門的有趣水上運動,無論是想尋找夏日消暑的活動,還是想挑戰自己的平衡能力,無繩滑水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然而,戶外活動皆有風險,如果玩花式時不慎跌落水導致甩臼,Blue的「WeCare 意外骨折甩臼保」為你提供一筆過賠償,絕對是活躍一族必備。
萬一不幸發生嚴重意外,譬如在水上活動過程中導致嚴重甩臼,需要接受復位手術,入急症室接受治療,一份「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1」就可以讓你安心接受治療,毋須為醫療開支煩惱。如術後需要住院,假如你有投保Blue的「WeCare 意外急症現金保」或「WeCare 意外住院現金保」,還能夠獲得一筆過現金賠償,解決燃眉之急。
WeCare 意外骨折甩臼保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1WeCare 意外急症現金保WeCare 意外住院現金保- 只需提供醫療影像證明即可理賠 - 出生後15天至65歲皆可投保 - 一筆過現金賠償,無需實報實銷- 外遊期間可獲雙倍保障額,高達HK$400萬 - 包括登革熱和禽流感等15種傳染病 - 如遭三級燒傷將發放全額保障- 涵蓋公立及私立醫院急症室保障 - 出生後15天至65歲皆可投保 - 一筆過現金賠償,無需實報實銷- 涵蓋公立及私立醫院住院保障- 每宗意外可獲最多14天賠償- 每年可就2宗意外分別索償- 出生後15天至65歲皆可投保了解更多了解更多了解更多了解更多
參考資料: Decathon - 滑水|無繩滑水&有繩滑水大不同?為你拆解入門5大常見問題
夏日炎炎正好玩水上運動消消暑!Wakesurf(無繩滑水)、衝浪、潛水、浮潛、獨木舟、直立板等,都是香港近年的熱門水上運動。不論你是初心者定受過長時間訓練,正所謂欺山莫欺水,水上運動無疑連帶著一定的風險。如果在進行水上運動時遇上意外,一份個人意外保險能否會提供保障?Blue資訊團隊為你拆解運動受傷是否受個人意外保險保障的迷思。
運動受傷,個人意外保險有得賠嗎?
何謂個人意外保險?顧名思義,意外保險的重點是「意外」,當中也可能包括受保人在日常運動期間遇上的意外。不過要留意,如果受保人在運動時因自身身體疾病而受傷,則不屬於「意外」範圍,可能不會獲得賠償。同時,市面上意外保險五花百門,保障範圍亦各有不同,提提各位運動愛好者,如果不想意外出現後才發現買錯保險中伏,就要留意清楚保單的各種條款!
認清個人意外保險不保事項,提防中伏!
一般情況下,只要受保人進行的運動屬娛樂性質,受傷、傷殘甚至不幸身故時都可根據保單條款獲得賠償。不過,近年興起不少極限運動,一些你以為平常的運動喜好,在保險公司眼中隨時屬於高危!即使確認自己的喜好並非不保事項,部份保單條款亦指明在某些情況下,因運動而導致的意外不會受保,例如受保人以職業或兼職運動員身份參與運動比賽、練習或訓練時受傷。因此,頻密運動的人士可考慮額外投保運動保險(運動意外保險),可更全面保障因運動意外受傷所構成的損失。
個人意外保險 VS 運動保險
個人意外保險運動保險承保範圍範圍較廣,可能包括運動造成的損失甚至感染傳染性疾病等非意外受傷情況,視乎計劃及保單條款而定針對運動造成的受傷或損失,部份保單會列明受保類別、項目及條件,亦有計劃會指明只保障游泳、使用雙腳的運動如跑步或行山等。此外,部分計劃亦會保障運動器材甚至運動時額外使用的行動裝置數據費用保障期通常為一年,可續保至受保年齡根據投保人需求而定,有計劃可以季度(三個月)或年度保障期投保,部份更可按日數投保,可短至一日受保地域視乎計劃而定,部份只保障香港地區內發生的意外,部份則設環球保障視乎計劃而定,部份只保障香港地區內發生的意外,部份則設環球保障受保場地一般只要在受保地域以內,則不限受保人意外時身處的場地,除不保事項列明的條件有計劃會列明受保障的運動場地,以單車為例,部份計劃會列明受保人須於符合運輸署條例的單車徑上發生意外造成指定損失才可獲賠償不保事項部份計劃列明某些情況下發生的意外不受保障,如受保人作為職業或兼職運動員參與運動比賽/練習/訓練;亦有計劃不保障航空或空中活動、戰爭或叛亂地區中發生的意外部分計劃指明不保極限運動保險,如BMX極限單車或花式滑板車等,投保前宜細閱保單條款對極限運動的定義
Blue個人意外保障計劃 提供一筆過傷亡賠償
若不幸發生嚴重甚至致命意外,你和家人都需要資金應急。Blue「WeCare 個人意外保障計劃1」主要保障就意外造成的完全永久傷殘、斷肢、嚴重皮膚燒傷及意外身故,更包括15種傳染病如登革熱和禽流感,助你在不幸時期渡過難關!
水上運動受傷保險包唔包?
至於各類水上運動是否受保,最重要還是於投保前細閱保單條款,確認你所參與的運動在受保範圍內,同時要注意條款中列明的受保條件、不保事項及其他特別情況(如進行運動的地域與場地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的承保範圍。
溫馨小提示:戶外活動時擦損?WeGuard藥劑EASY保幫到你!
進行戶外活動時擦損在所難免,因此最好帶備戶外急救包,好讓盡快治療傷口,防止傷勢加劇或受感染。戶外急救包應以輕便為原則,隨基本急救用品外,亦可因應個人需要加入止瀉藥、抗敏藥等其他藥物。想買定急救包旁身,Blue「WeGuard藥劑EASY保」就幫到你!不論是生理鹽水、消毒酒精、紗布、膠布,只要是購自大型連鎖超市、個人護理產品零售商、便利店,甚至網上商店等指定銷售商*,即可上載單據進行網上索償,經轉數快最快一個鐘內即可claim到!
Blue WeCare人壽保障計劃系列人人負擔得到
誰也不能估計意外的到來,為身邊摯愛留下一份心意及保障其實都可以好簡單。「WeCare 靈活定期人壽保障計劃 TF1」靈活便捷,價格相宜,讓你可按生活不同變化作出靈活更改^;「WeCare 定期人壽保障計劃 TL3」的保障額更由HK$25至HK$550萬不等,以相宜保費提供純人壽保障,而且無儲蓄成分,為你及家人提供更全面保障!
* 指定銷售商包括列載於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持牌藥商及我們訂明並會適時更新的指定商戶名單。 ^ 任何時間,從保單生效日 / 上一個保單周年日起計12個月內,你最多可進行2次計劃更改。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以上產品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參考資料: 晴報 - 「報復式運動」要小心風險 運動保險有需要嗎?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港人不能外出旅行,紛紛轉戰享受行山樂趣。對於行山新手而言,安全一定是首要注意的因素,想既安全又輕鬆地行山就要謹記以下行山注意事項,在行山衣著及行山裝備方面都要做足準備。
行山新手: 行山衣著注意事項
行山衣著是行山新手最容易忽視的常見問題。很多新手誤以為穿著普通的運動衣服和運動鞋便是標準的行山衣著,能足以應付簡單的行山路線。事實上真正的行山衣著由行山帽到行山鞋都十分講究。合適的行山衣著有助排汗散熱,可阻隔紫外線,減低在戶外曬傷的機會,同時可以避免蚊叮蟲咬,讓你在野外地方有足夠保護。
行山帽
行山帽有助阻擋紫外線,在旅程中減少頭部、面部、甚至後頸曬傷的風險。普通太陽帽、闊邊帽、cap帽等均適合用作行山帽。有部份專業的行山帽更有可拆式防曬裙設計,保護後頸免受曬傷。選擇行山帽時大家亦要注意布料是否輕巧透氣及防UV,有防曬功能及容易散熱也較為好;大小方面亦要恰到好處,避免走動時鬆脫或阻擋視線。
上衣
行山穿的上衣質地要舒適透氣,具有排汗快乾功能就較為理想。天氣較熱時,不少人會穿著背心行山,但肩膊和雙臂會有可能被曬傷或蚊叮蟲咬,應盡量穿著長袖和有領的透氣運動衣物,避免雙臂和後頸被太陽灼傷。此外,行山衣着適宜選擇較鮮艷的顏色,萬一有意外亦容易被發現其位置。
行山褲
行山褲方面,行山新手可以根據行山路線的長短、難度以及天氣,從而選擇不同類型的行山褲。選擇快乾透氣、舒適輕巧的行山褲,會增加行山的舒適度。不少人會選擇穿短褲行山,但要注意可能會被草木刮傷、曬傷或是被蚊叮蟲咬。若果選擇高難度、需要手腳並用的行山路線,行山短褲就未必能夠保護雙腳,所以出發前要預先衡量及清楚風險。
行山風褸
野外天氣變幻莫測,建議行山時帶備一件可防風防水的功能風褸,可以隨時保暖之餘又可以遮風擋雨。市場上風褸布料種類眾多,可選擇物料輕巧,摺起時只有一部智能電話的大小,方便收納攜帶。
行山鞋
行山鞋與一般波鞋的分別,在於行山鞋鞋底有更明顯的凹凸坑紋及鞋釘,比普通波鞋更防滑,可以抓實山路上的沙泥。當然,如果行山新手選擇的是較為簡單的石屎路,穿普通波鞋亦不會造成太大問題。
行山新手:行山裝備基本篇
行山杖 / 行山手套
行山杖為行山人士在上斜或落斜行走時提供支撐點,有助減輕膝頭壓力,因此選擇合適自己長度的行山杖能大大提升表現。常見的行山杖物料大致分為鋁合金和碳纖維;前者價錢較為平民,後者雖然價錢較貴但勝在輕巧,使用起來比較靈活。如果挑戰高難度的行山路線,並需要手腳並用的話,你亦可以帶備行山手套保護雙手。
充足食水/食糧
行山新手很多時以輕便裝備為重點,往往忽略帶備足夠食水。有資深行山人士曾提過每10公里的行山路程就要準備1公斤食水,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要因應行山當日的天氣及山徑難度作出調整,因此建議每次行程至少要額外攜帶多0.5升食水做後備。食糧方面,可以選擇方便食用的乾糧,能量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毛巾
行山用的毛巾市面上有很多選擇,有棉質或濕水變冷毛巾,基本上以輕便和用得舒適為前提。
行山背囊
行山背囊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環。行山時需要騰出雙手,跌倒時也可以用手撐著地面,減輕傷勢。行山背囊應選擇物質輕身而且多內格的設計,方便取出不同類別的裝備。由於夏天雨水較多,背囊最好具有防水功能,亦可以額外配上防雨罩。至於手袋及斜揹袋,勻不建議於行山時使用,重量傾側或會影響平衡,造成危險。
登山急救包
如果在行山途中受傷,應該要盡快得到急救治療,以免加劇傷勢或傷口受感染, 故此登山急救包或戶外急救包在這時就能起到作用。戶外急救包應以輕便為原則,隨了基本急救用品外,亦可因應個人需要加入其他藥物,如止瀉藥、抗敏藥等。
攀石涉水擔心意外骨折受傷? Blue保障活躍一族!
Blue針對意外受傷的保障計劃──全港首創*骨折甩臼專門保障,此計劃針對意外造成的骨折或甩臼,受保人只需提供醫療影像證明診斷,就可得到一筆過現金賠償,睇跌打、西醫、物理治療都冇問題,兒童老人家同樣受保#!
想買定急救包旁身,Blue 藥劑保險──WeGuard藥劑EASY保同樣幫補到這方面的開支,不論是生理鹽水、消毒酒精、紗布、膠布,只要是購自指定銷售商^,包括大型連鎖超市、個人護理產品零售商、便利店,甚至網上商店,都可上載單據網上索償!可索償金額會直接轉賬到你的銀行戶口,全程網上追蹤進度,過程簡易快捷。入門計劃保費相宜,成功投保就可以Claim足HK$300藥劑保障#!
*有關「全港首創」的描述是根據截至2020年10月9日就本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公開發售予個人客戶的其他人壽計劃 所作之比較。 #產品及優惠均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指定銷售商包括所有於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持牌藥商及我們認可的指定商戶。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資料來源: 政府青少年網站 - 行山前要準備的裝備清單 尋補– Blog - 帶幾多水先夠?行山新手入門必睇裝備清單!
在露營新手必讀懶人包1:露營用品清單 文章中,Blue資訊團隊為你介紹過露營的基本裝備,今次繼續為你解答露營新手常見問題,提醒你其他露營注意事項。
露營新手常見問題一:露營去廁所點算好?
香港大部份營地都設有公廁、旱廁或流動廁所,但露營新手就不要對廁所乾淨程度有太大期望,畢竟露營的其中一個目的也是想體驗野外生活。
假如遇上「緊急」情況,你選擇「方便」的地點亦需要考究,雖然說人體排泄物終會被大自然分解,但選址也應該以對他人造成最低影響為首要考慮:第一就是避免在水源附近,例如溪間、河流等,以防污染水源;第二就是盡量選擇在遠離有其他遊人活動的地方,可以的話挖一個小洞,如廁後用泥土和沙石埋好,避免氣味影響他人。
假如露營晚上需要上廁所的話,建議最好攜帶免提式照明工具,如頭燈或掛燈,一來可以看清楚紮營點至廁所的路程,又可以騰空雙手活動。
露營新手常見問題:露營有冇得沖涼?
露營沖涼是女性們對露營活動的一大隱憂。直至2021年6月18日,香港41個指定郊野公園露營地點中,只有4個營地設有浴室可以供露營人士沖涼,包括南山營地、灣仔南營地、灣仔西營地及鶴藪營地,「旺季」時期有機會要排長龍輪侯淋浴間,換言之想露營時沖涼亦未必是易事。想簡單清潔身體的話可以使用濕毛巾或濕紙巾,頭髮方面則可以用頭髮乾洗噴霧代替洗頭。
如果要堅持在沒有浴室的露營地點沖涼也未必沒有方法,部份專業露營用品商店亦有售淋浴帳篷,配合可以由水桶泵水的戶外用花灑,你也可以將在家淋浴的感覺帶到野外。要注意淋浴帳篷有一定體積和重量,最好先考慮自己的負重能力是才決定帶上這些露營行裝。
露營新手常見問題:露營煮食點準備?
露營煮食是露營行程的重頭節目,很多人均會花心機準備好一系列露營煮食用具及餐具,鑽研最好的露營食譜。對於露營新手來說,如果想在營地煮食,就要優先注意兩大因素:簡單和安全。
露營煮食跟在家烹飪不一樣,你只可以用有限的材料、食水、器具預備食物,因此可以「一煲過」煮熟的菜式,例如麵食、咖喱等是個不錯的選擇。坊間亦有露營專用的即食飯組合包,經脫水處理,輕巧方便攜帶,無需冷藏,只需加熱水便可食用,是露營新手的恩物。
至於第二因素──安全,是指食物及防火安全。近年越來越多人準備肉類烹煮,甚至買魚生到營地享用,如果露營新手沒有帶備露營冰箱或妥善保存這類高危食材,有可能在露營旅程中引發腸胃炎,出現痾嘔脫水情況,後果嚴重,因此新手露營煮食也需顧及食物安全。
露營新手基本安全事項:露營生火安全
上述提到露營煮食的其中一個注意事項是防火安全,如果你的露營裝備清單中有露營煮食爐及擋風板當然理想,但若果你想就地取材,使用營地的燒烤爐,甚至席地生火的話,就要加倍注意安全。使用營地的燒烤爐後,緊記要用清水將火種完全淋熄才可離開;很多人憧憬營火,但切忌直接在草地或泥地生火,此舉會傷害住在泥土內的生物和附近植物,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更會引發山火。如真的有需要就地生火,必需使用防火墊,將火種及地面隔開,避免火種對草地或泥地造成傷害。
露營新手基本安全事項:露營選址合法性
現時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公園指定露營地點共有41個,根據《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第208A章,除指定露營地點外,任何人在郊野公園範圍建立帳幕或臨時遮蔽處均屬違法,亦只可以在指定燒烤場及露營地點內生火。由於疫情關係,指定露營地點有可能會暫時關閉,期間任何人不得在郊野公園內進行燒烤及露營活動,詳細請密切留意漁農自然護理署網頁。
另外,近年因疫情封關,露營人數倍增,各營地的營位有限,旺季日子有機會爆滿。為避免非法佔用非指定露營區域,露營新手該盡早計劃好行程,並預早來到營地。
Blue各個意外受傷保障計劃 保障運動愛好者
Blue提供多個針對意外受傷的保障計劃,意外住院現金保及意外急症現金保保障你的意外醫療使費。我們亦設全港首創*骨折甩臼專門保障,針對意外造成的骨折或甩臼,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睇跌打、西醫、物理治療都無問題,小朋友老人家同樣受保#!
扭傷想睇中醫跌打? Blue的門診醫療計劃同樣幫補到你的門診醫療使費,成人兒童同一個保費,憑電子醫療卡全年無限次^以優惠費用使用指定網絡門診醫療服務,中醫、針灸、跌打都包#!
*有關「全港首創」的描述是根據截至2020年10月9日就本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公開發售予個人客戶的其他人壽計劃 所作之比較。
#產品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每個類別的門診服務於每日只可應診1次。
資料來源:
漁農自然護理署 -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遊覽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露營活動 - 指定露營地香港01 - 盤點全港郊野公園營地 四營地設浴室露營可沖涼!經濟日報 - 行山露營 YouTuber東龍島露營席地生火 被轟破壞環境或引致山火漁農自然護理署 -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遊覽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露營活動 - 指定露營地點 - 指定露營地點漁農自然護理署 -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遊覽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郊遊指引及守則 - 郊野公園遠足安全指引第208A章 《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
不論春夏秋冬,戶外運動愛好者都會出動,與陽光玩遊戲。夏天紫外線指數高企,長時間曝曬就會特別容易出現皮膚曬傷。曬傷後甩皮、痕癢、紅腫、曬傷至起水泡可以如何處理?曬傷皮膚應該塗上蘆薈?凡士林?還是曬傷專用藥膏?曬傷後可以如何退紅?
Blue資訊團隊為你送上曬傷處理急救懶人包。
曬傷原因 - 為什麼會曬傷?
曬傷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皮膚受到了陽光中的紫外線傷害,紫外線主要可分為3類: UVA(波長320-400 nm)、UVB(波長280-320nm)及UVC(波長100-280 nm),波長越短的紫外線能量越強,對皮膚細胞的傷害也越大。雖然UVC是3種紫外線中波長最短、能量最強,但由於UVC會被大氣層阻擋,所以難以到達地面,對人體影響不大。
主要造成皮膚曬傷的紫外線為UVA及UVB:波長最長的UVA可以穿透玻璃到達室內環境,令皮膚曬黑,導致皮膚老化及造成皺紋。波長較短的UVB能量較強,是皮膚曬傷的主要元兇,也較容易導致皮膚癌。
曬傷症狀:曬傷水泡
曬傷後出現起水泡情況代表紫外線已傷害真皮層,屬於中度至嚴重傷曬,主要是皮膚受到了熱傷害導致發炎,是灼傷的一種。當曬傷後出現水泡,切勿刻意戳破水泡,最好立即進行冷敷來減低痛楚及鎮靜肌膚。
至於曬傷起水泡後擦甚麼藥膏這問題,我們應該本著「避免令曬傷肌膚受到刺激」為宗旨,可以擦低刺激性的潤膚乳來紓緩肌膚不適。如果曬傷後起的水泡面積較大,就代表皮膚被嚴重傷曬,應該盡快求醫。
曬傷症狀:曬傷甩皮
曬傷後數天,原本被曬紅的皮膚可能會開始退紅變黑,此時亦有機會有曬傷後甩皮的現象,曬傷後脫皮現象會持續數日,期間會有刺痛及痕癢感覺,謹記不要多手撕掉死皮,應該讓死皮自然脫落,直至皮膚自然地自我修復。 曬傷後脫皮需要多久才能康復都是因人而異的,處理曬傷甩皮期間應該加強保濕,可以擦蘆薈凝膠等保濕產品減輕刺痛及痕癢感,同時應做足防曬措施,避免讓皮膚直接曝曬於陽光下,再次曬傷。
曬傷症狀:曬傷痕癢及紅腫
曬傷初期皮膚會出現紅腫、疼痛以及痕癢的症狀,當出現紅腫疼痛時應立即在曬傷部位進行冷敷或用冷水沖洗,為皮膚降溫,及帶來鎮靜效果,有助退紅及止痛,亦可以服食止痛藥來減輕曬傷的疼痛感。 曬傷後皮膚可能會非常痕癢,這是因為皮膚的水份已經被抽乾,使用潤膚乳或保濕乳液,可以止癢及補充皮膚水分,同時要飲用足夠的水,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減低脫水機會,亦可幫助加快修復曬傷的皮膚。
曬傷的迷思:曬紅、甩皮後會變黑嗎?
曬後皮膚有機會立即出現曬紅情況,也有機會在曬後數小時才出現。
有人認為只要有曬紅及甩皮現象,皮膚就不會曬黑。要拆解這個迷思,首先要知道皮膚曬黑的原理。皮膚受到紫外線刺激,就會引發保護機制,黑色素細胞會分泌黑色素來保護皮膚,令皮膚變黑,是為了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因此曬紅後不會變黑這個說法未必正確。
也有人認為曬傷脫皮後皮膚就會白回來 ,事實上曬傷後脫皮並不會令皮膚變白。曬傷的皮膚出現脫皮現象,代表著皮膚開始逐漸康復,不代表脫皮後會變白。另一點要注意的是,曬傷後很多人急著想盡快變白而使用美白產品,但美白產品一般都含有刺激皮膚的成分,曬傷康復期間記得要避免使用此類產品,以免令患處惡化。
曬傷急救:曬傷後如何護理
曬傷後多久才會好,需要視乎曬傷後的護理。正如上文提到,曬傷後應避免繼續曝露於陽光之下,可以用冷水沖洗患處或以濕毛巾冷敷,令皮膚降溫、紓緩皮膚紅腫,但不要將冰直接敷在皮膚上,以免令皮膚受刺激或凍傷。
曬傷急救:蘆薈
蘆薈成份有抗炎保濕功效,曬傷後可以使用蘆薈產品來紓緩曬傷的部位,幫助退紅止癢。不過選用蘆薈產品要小心,應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成份的蘆薈凝膠,以免刺激曬傷肌膏,亦不要用新鮮蘆薈直接敷在曬傷位置,蘆薈的外皮及汁液有機會刺激皮膚,造成皮膚敏感,因此選用蘆薈 gel 及蘆薈凝膠等產品比較合適。
曬傷急救:凡士林
曬傷有機會出現脫皮現象,脫皮時會令皮膚癢到不行,此時可以擦一些凡士林在曬傷的位置,凡士林致敏性低、有鎖水功效,可以防止脫皮情況惡化,亦可舒緩脫皮導致的痕癢。
曬傷急救:曬傷藥膏
市面較少見到曬傷專用的藥膏,你可以使用有抗炎成分的乳液代替,例如是含有甘草酸、尿囊素、神經醯胺及甘草次酸等產品來減輕疼痛感覺,如仍然有燒灼感及腫脹,可以使用含有類固醇成分的藥膏。
防曬重要性
皮膚曬傷時可能會出現脫皮、紅腫及有灼熱感,較嚴重的曬傷甚至會出現水泡。女士一般比較重視面部的防曬護理,其實除了注意面部曬傷外,其他部位一樣有曬傷的風險,常見皮膚曬傷部位有頭皮曬傷、膊頭曬傷、後頸曬傷及背部曬傷,所以切記這些位置都要做好防曬保護。 要預防曬傷,防曬是非常重要的,市面上有不同的防曬產品又應該如何選擇?選擇防曬時要留意SPF(防曬系數),SPF主要針對防護UVB的傷害,而SPF數字越大,代表能保護皮膚避免曬傷的時間越長。PA是針對防護UVA的指數,PA後面越多「+」,代表越能延長被曬黑的時間。 市面上的防曬產品主要可以分成2種,分別是物理防曬及化學防曬:
物理防曬
物理防曬能夠阻隔到UVA及UVB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鋅(Zine oxide)及二氧化鈦(Titanium oxide,通過反射及分散來隔絕紫外線,防止紫外線傷害皮膚。物理防曬雖然比較溫和,不易導致皮膚敏感,但是質地多數較油膩厚重,使用後皮膚會泛白。
化學防曬
化學防曬同樣能阻隔UVA及UVB,通過吸收紫外線,將紫外線轉化成對皮膚無害的熱量,來減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化學防曬一般會由多種化學成分混合而成,雖然質地變較清爽,但容易刺激到皮膚,造成過敏。
選擇防曬產品注意敏感
選購防曬產品時,有皮膚敏感及濕疹人士需要格外小心。為減低皮膚敏感機會,應該選擇無添加防腐劑及香料的防曬產品。另外,應盡量避免選用化學防曬,化學防曬通常混合了不同的化學成分,較物理防曬更易刺激皮膚,化學防曬成份例如二苯甲酮及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均是會影響人體及導致皮膚過敏的成分。 敏感肌膚的人在使用任何防曬產品前,亦最好先進行過敏測試。
買防曬都可以Claim保險?Blue全港首創^藥劑保險
女士們有否想過過買防曬,甚至買皮膚保濕產品都有得Claim保險? Blue全港首創^藥劑保險──WeGuard藥劑EASY保,無論是防曬、蘆薈 gel、皮膚保濕產品,只要是購自指定銷售商*都有得Claim!WeGuard藥劑EASY保入門計劃保費相宜,成功投保就可以Claim到 HK$300藥劑保障,只需要將單據上載到Blue網上索償平台,可索償金額就會直接轉賬到你的銀行戶口,全程網上追蹤進度,經FPS快至1小時過數#。
^有關「全港首創」的描述是根據截至2020年10月9日就本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公開發售予個人客戶的其他人壽計劃所作之比較。
*指定銷售商包括所有於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持牌藥商及我們認可的指定商戶。
#產品及優惠均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資料來源:
晴報-曬後保養!曬傷甩皮敷蘆薈易致敏 點樣極速急救?【夏日對策】
topick -皮膚輕度曬傷急救法 醫生教你用蘆薈為皮膚補水
HK01-【防曬】曬傷甩皮好唔好撕?冰敷或熱敷?5大曬傷處理一直都做錯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曬傷
消費者委員會-《皮膚冷知識:防曬產品要識揀,點止睇SPF咁簡單?》
美的好朋友-曬傷怎處理?蘆薈有效嗎?醫師教你 6 步驟完整曬傷急救
早前Blue資訊團隊為你簡介過基本行山裝備,今次繼續與你留在戶外,為你提供露營新手懶人包,附上露營用品清單,介紹各項露營基本裝備,讓露營新手事前好好準備新手露營之旅。
露營用品清單:露營裝備基本篇
市場上的露營用品越見先進豪華,新手未必有太多預算購買奢華的露營工具,究竟哪些才是必備的露營基本裝備?露營新手可以參考以下的露營基本用品清單,做足準備:
1. 帳篷
要在戶外過夜,帳篷是露營用品清單中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項目。帳篷能夠在野外抵擋日曬雨淋,晚上亦可以抵擋昆蟲、牛隻、或是野豬,提供一個穩定舒適的睡眠環境。
露營帳篷有大小之分,切合不同露營人數,如果想露營時有一個較寬敞的活動空間,可以準備比實際人數大一點的帳篷,例如露營人數是2人的話,就可以考慮買適用於4人的帳篷。
露營帳篷的物料非常多元化,部分有加強防風防雨功能,部份則重透氣透風,你可以根據露營當日的季節和天氣來選擇。
2. 帳篷防水地墊 / 防潮墊
露營落腳地多數為草地或泥地,這些地方的地面濕氣較重。帳篷防水地布是鋪在帳篷底部的防水地墊,作用是阻隔地面水分,防止其滲入帳篷內,以保持帳篷內乾爽,並保護帳篷底部免受硬石磨損。另一款防潮墊則是放在帳篷內的底部位置,可以進一步阻隔地面的冷熱溫度和濕氣。
3. 睡袋 / 睡墊
露營活動於體力消耗頗大,晚上想好好休息就需具備合適的睡袋,甚至睡墊。
露營睡袋的物料及填充物有針對不同天氣及環境設計,例如具備防風功能的質料,配合夾層填充物能做到保暖效果;有些則以防水功能為主,適合下雨及潮濕天氣。收拾行裝前最好先考慮露營當日的天氣及地點。
若只帶備睡袋,其厚度未必足夠完全緩衝凹凸不平的地面,此時可以在睡袋下面多鋪一張露營睡墊,令睡眠平面更舒適,也有助隔離地面過熱或過冷的溫度。市面上的睡墊大可分成兩類,包括泡棉睡墊和充氣睡墊:泡棉睡墊只要一攤平就可使用;充氣睡墊則有分為手動充氣及自動充氣,手動充氣睡墊需要配合充氣泵使用,自動充氣就更為方便,但價錢相對較貴。
4. 營釘
營釘作用是將帳篷固定在地面,避免遇上大風時整個帳篷連同內裡的物品一併被風吹走。購買部分帳篷時會附送營釘,不過營釘亦有分硬地、泥地、草地、或是沙灘專用,因此最好額外購買適合露營地點地質的營釘。
5. 營槌
營槌與營釘是一對拍檔工具,紥營時能夠助你更容易將營釘敲打入地。營槌另一端最好有鋤頭或鐵鉤設計,方便拆除露營帳篷時撬起營釘。
6. 照明工具
野外環境入黑後不像城市地方有足夠街燈照明,因此露營需要自備照明工具,例如座枱式營燈、露營吊燈、手提電筒、頭燈或LED燈棒等。座枱式營燈、露營吊燈可以照亮帳篷內環境及其他活動空間,讓你在煮食時不用摸黑。而行動式照明工具,如手提電筒等則可以照明夜間前往洗手間的路程,頭燈更可以讓你騰出雙手,方便活動。
7. 延長線
露營時不只照明工具需要用電,隨行的其他電子器材亦有機會需要充電。現時已有不少營地設有電源插頭,只需要準備一條露營延長線,伸延到你的紥營點就可以獲取電源。由於事前難以確認紥營點與電源插頭的距離,因此延長線最好選擇10米或以上,越長越保險。
8. 露營水桶
郊野露營地點並無自來水供應,一般只依靠山水作水源,因此露營水桶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你可以使用露營水桶預先貯存食水帶到營地,確保有潔淨的飲用水源應付整個露營行程。市面上的露營水桶設計新穎,已經做到可以摺疊收納,方便攜帶。
9. 戶外急救包
荒山野嶺物資貧乏,一旦受傷需要找便利店購買膠布或急救品都非易事。因此露營裝備中需要備有戶外急救包保平安,你可以查看Blue資訊團隊早前有關戶外急救包物品清理單的文章了解更多。
10. 露營背包
要帶齊以上的露營基本裝備需要一個大容量的背包,露營裝備有一定重量,因此一個有良好承托力及性能的露營背包就非常重要,能夠將重量均勻分散於背部,防止肩頸背因長時間負重而勞損受傷。戶外地方難有避雨處,一旦背包濕水,重量就會增加。你可以選購本身附有防雨套的露營背包,或是額外加購,以備不時之需。
露營用品清單:露營裝備進階篇
以上提到的露營用品清單只涵蓋最基本的露營裝備,如果想為露營之旅增添樂趣,加強舒適感,你也可以考慮添置以下的進階露營裝備:
1. 天幕 / 客廳帳
以上提到的帳篷主要是在戶外凝造一個類近室內、較穩定的環境供露營者休息,而天幕跟客廳帳就可以擴展主帳篷的空間,造出一個半戶外的環境供營友活動,例如煮食、用餐、聊天、玩遊戲等。注意搭建天幕需要配合營柱及營繩使用。
2. 露營椅 / 野外專用摺桌
與朋友或家人去露營時,最令人期待的節目就是在戶外吃飯,圍著營火聊天。露營椅跟露營枱就能將你的戶外營火會提升到另一層次。現時市場上露營枱櫈的設計已頗為先進,可以拆開收納,攜帶方便。你可以因應個人喜好選擇合適高度、大小及承重力的露營椅及野外用桌子。
3. 露營煮食工具
如果不怕麻煩,露營煮食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便攜式露營煮食爐的燃料主要是戶外專用燃氣罐及一般卡式氣罐,兩者分別不大。如果有預算,亦可以準備戶外專用鍋具及餐具,其特殊塗層可以令煮食及用餐過後更易清潔。想有更理想、更便利的露營煮食體驗,你也可以自行配備防風板、砧板等,同時也請注意露營防火安全。最後緊記帶備濕紙巾或少量洗潔精清洗容器,建議使用可分解的天然成份洗潔精,避免污染環境。
新手露營:露營用品準備小貼士
新手想體驗露營,又未肯定自己會否持續這個興趣?市場上有不少露營裝備租借服務,有些更將最基本的裝備打包好,以套餐式出租,非常方便。
新手露營,或許你會想帶備最充裕豐富的物資,但切記要考慮自己的負重能力,如果距離營地需要走一段山路的話,就更需要考慮個人體能。當然,如果你是選擇駕車直達露營地點的話,就相對輕鬆,但就要留意清楚營地或附近位置是否可以泊車。
熱愛戶外活動又怕意外造成骨折或甩臼? Blue保障活躍一族!
遊山玩水擔心意外受傷?Blue針對意外受傷的保障計劃可能幫到你!全港首創*骨折甩臼專門保障,針對意外造成的骨折或甩臼,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睇跌打、西醫、物理治療都無問題,小朋友老人家同樣受保#!
想買定急救用品「看門口」?Blue全港首創*藥劑保險──WeGuard藥劑EASY保,連急救用品都有得Claim!不論是外用藥品、醫療器具,如血壓計、溫度計等,只要是購自超過5,000間指定銷售商+,都可上載單據網上索償!可索償金額會直接轉賬到你的銀行戶口,全程網上追蹤進度,過程簡易快捷。入門計劃保費相宜,成功投保就可以Claim足HK$300藥劑保障#!
*有關「全港首創」的描述是根據截至2020年10月9日就本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公開發售予個人客戶的其他人壽計劃 所作之比較。 #產品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 +指定銷售商包括所有於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持牌藥商及我們認可的指定商戶。
資料來源: Richard's Notes - 【露營裝備清單】- 露營新手的5大清單 讓你一目了然 GLIDE - 【露營用品清單】露營應該帶咩好?嚴選露營用品指南-內附詳細/基本/豪華版 好生活筆記 - 【睡袋推薦】露營睡袋選購指南&推薦 Mybest - 推薦十大露營睡墊人氣排行榜【2021年最新版】 農自然護理署 -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遊覽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 - 露營活動 - 指定露營地點
没有更多文章
選擇
主題標籤
日期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