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多時,雖然政府已展開疫苗接種計劃,亦開始與疫情較穩定的地區商討雙向免隔離旅遊氣泡計劃(更多資料詳見《新加坡旅遊氣泡疫苗、檢測安排懶人包》文章),但由於歐美及日本等旅遊熱門地的新冠病毒感染數字仍然浮動,短期內未見可以全面通關,恢復旅遊。
未能帶小朋友外出去旅行,在2021年疫情下留港可以有甚麼親子活動?Blue資訊團隊為你搜羅疫情下親子活動提案及放電好去處,包括戶外及室內親子活動,還有在家親子活動提議,希望你與子女在疫情下留港仍然可以開開心心來個週末親子遊。
疫情親子活動:親子戶外活動
疫情嚴重期間,專家鼓勵市民盡量留在家中。近日感染數字穩定下來,是時候帶小朋友到戶外放放電。以下為一些親子戶外好去處,帶小朋友到戶外運動一下,曬曬太陽,保持身心健康。
親子戶外活動:親子郊遊 - 遠足 / 行山
趁著好天氣,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小朋友年紀和體能選擇不同難度的親子郊遊徑、遠足徑、或行山路線,帶小朋友去郊外地方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香港有不少自然教育徑及水塘遠足路線,相對輕鬆,公共交通工具可直達,而且路線以石屎路為主,路面較平坦易行,沿途設有補給站及洗手間,適合年紀較輕的小朋友。
如果小朋友已有一定自理能力,亦可因應體能挑戰不同難度的行山路線,謹記要穿著基本行山裝備和帶備戶外急救包,並做好防曬措施。
親子戶外活動:野餐
如果家中的小朋友未到適合遠足的年齡,父母可以考慮帶小朋友去野餐。現時港九新界均有多個野餐好去處,交通方便,部份更有大片草地供小朋友奔跑放電,可以一家大細攜同寵物一同前往。溫馨小提士:進食前要以酒精搓手液或消毒濕紙巾清潔雙手,保持適當社交距離,離開前記得將垃圾帶走。
親子戶外活動:親子農莊體驗
想給小朋友來一場自然教育課,親子農莊會是一個不錯的好去處。香港有多個親子農莊以不同主題為賣點,包括有機耕作、植物莊園、水果採摘體驗、親親小動物等,部份更設有滑草道、繩網、彈床等歷奇設施,足夠玩樂一日。
不過隨疫情數字變化,各親子農莊開放時間及開放範圍可能有所調整,有興趣的家長在計劃行程前最好先向親子農莊查詢詳程。
親子戶外活動:親子豪華露營Glamping
「Glamping」一詞由「Glamorous」 和「Camping」兩字組合而成,指豪華露營。一般露營需要帶備一定數量的基本露營用品,又要搭建帳篷,但Glamping營地已為住客準備好休息空間、睡床、饍食等,部分更設有淋浴間及廁所,家長不需要花時間搭建帳篷,帶同小朋友親子Glamping就輕鬆得多。
近年Glamping場地及模式越來越創新,有露營車、透明觀星帳幕營、民族帳幕主題營、蒙古包等,有Glamping場地更提供燒烤、水上活動、生態遊、古蹟遊、觀星體驗等活動,一站式,可以輕輕鬆鬆帶小朋友來個兩日一夜親子遊。
親子戶外活動:親子離島一日遊
香港有多個離島,是離開城市繁囂的親子戶外好去處。香港的離島各有不同吸引之處:例如東平洲擁有獨特的地貌,被納入世界地質公園範圍;鹽田梓則可以看到香港僅存的鹽田及村民的傳統造鹽方式;大澳就有廣為人知的漁村文化。遊客可以報名參加導賞團,小朋友能夠藉此吸收新知識,成為更有教育意義的親子一日遊。
疫情親子活動:親子室內活動
遇上天氣炎熱或是下雨天氣,不想帶著小朋友舟車勞頓,親子室內活動是個好選擇。以下為親子室內活動及好去處推介,讓你在天氣不穩的日子仍可帶小朋友外出放電。
親子室內活動:室內遊樂場
以為親子室內活動就一定以靜態為主?現時香港有多個室內遊樂場,主題切合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提供需要一定運動量的娛樂設施,包括考驗反應和力量的遊戲設施、室內攀石、室內足球、彈床、繩網、結合電競元素的運動設施、VR運動遊戲等。適合家長帶好動的小朋友來個放電室內活動,嘆住冷氣仍然可以做運動出一身汗。
親子室內活動:親子工作坊
坊間有不同機構及工作室都有舉辦長期或短期親子工作坊,培養小朋友耐性及興趣,亦可以促進親子關係。近年熱門的工作坊包括油畫班、手工皂製作工作坊、陶瓷工作坊等,成品還可以拿回家留念,父母可先與小朋友報讀短期的體驗班,如小朋友有興趣再繼續報讀長期課程
在家親子活動
疫情感染數字反彈時,留在家中相對較為安全。其實留在家亦有很多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考,包括親子小遊戲、親子DIY等:
在家親子活動:親子DIY
要培養興趣和親子關係,不一定要花錢報讀親子興趣班,其實在家都可以做到各種親子DIY,例如親子料理DIY,可以簡單地與小朋友一起製作啫喱、凍餅等甜品,進階程度還可以一起製作餃子、湯丸、蛋糕、曲奇等食物,可以教導小朋友珍惜食物之餘,亦可以訓練他們的自理能力。
除了親子料理DIY外,家長也可以考慮與小朋友來個親子遊戲DIY,例如利用膠樽及膠球製作保齡球遊戲,用紙杯製作傳聲筒等,讓小朋友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進行親子家居遊戲。
在家親子活動:棋盤遊戲
市面上的親子棋盤遊戲(Board Game)多不勝數,有考驗記憶力、訓練邏輯思維、或是培養觀察能力的,有助發展小朋友各方面的才能。如果想輕輕鬆鬆進行在家親子遊戲,亦可以選擇一些以運氣定勝負的小遊戲,培養小朋友的體育精神。
在家親子活動:家居運動
現時視訊平台已經有很多家居運動的影片供大家參考,家長只需要準備瑜伽墊、拉力橡膠等,就可以輕易地與小朋友進行簡單的家居運動。
有手提遊戲機推出運動冒險遊戲,玩家只需要使用指定遊戲環跟隨指示做出運動姿勢即可過關,也是培養小朋友家居運動習慣的不錯選擇。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每年6月的第3個星期日是父親節。臨近節日,其中一個熱門話題就是「父親節禮物推介」,父親節禮物應該送DIY手作禮物?還是送電子產品做父親節禮物?Blue資料團隊為你推介12款精選實用父親節禮物,包括DIY小禮物、電子產品、運動用品等,讓你於每個父親節準備好窩心禮物和爸爸慶祝。
父親節禮物推介:電子產品
說到實用的父親節禮物,不少人會想到電子產品。你可以參考以下幾款適合做父親節禮物的電子產品推介:
1. 肌肉按摩槍
長時間工作難免有肩頸膊痛情況,一把肌肉按摩槍就可以讓爸爸們隨時隨地舒緩肌肉痠痛及疲勞。部份肌肉按摩槍更附有不同按摩頭,針對不同部位,包括肩頸、背部、腿部等,又可以調較頻率及力度,是一款實用的父親節電子產品禮物。
預算:約HK$500- HK$1800
2. 電動剃鬚刨
剃鬚是男士每日的習慣,鬚刨長期放在潮濕的廁所,亦要每日使用,因此剃鬚刀、剃鬚刨都很容易損耗,需要定期更換。於父親節送爸爸電動剃鬚刨就最適合,比手動剃鬚刀剃得更快更乾淨,還可以幫爸爸節省每朝梳洗的時間。
預算:約HK$500- HK$2000
3. 多合一無線快速充電器
不少爸爸都是電子器材迷,對於電子產品的充電速度都有一定要求。市面近年推出多款無線快速充電器,標榜可同時為電話、無線耳機和智能手錶叉電,而且有連底座的新穎設計,放在家中書桌或公司辦公桌都非常型格。
預算:約HK$200- HK$500
4. 最新型號電子遊戲機
某最新型號電子遊戲機於去年年尾發售,但直至2021年5月仍然處於貨源緊張狀態。如果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員同樣是電子遊戲迷,不妨繼續嘗試抽籤購買,一旦成功中籤不但全家受惠,更成為非常驚喜的父親節禮物。
預算:官方價 約HK$4000
5. 雲台相機 / 戶外防水相機
爸爸是家庭裡的攝影師,喜愛記錄子女成長及家庭活動的回憶。雲台相機是具備防震防搖功能的攝影器材;戶外防水相機則適合用於登山或水上活動攝影。這類有特設功能的相機相信是不錯的父親節電子產品禮物之選。
約算:約HK$500 - HK3000
父親節禮物推介:行山用品
疫情期間大家只可以留港渡過假期,令一家大細近年都變成「戶外派」,上山下海尋找新景點。戶外活動要安全,當然要有好的裝備,幫爸爸選購合適的運動裝備亦是不錯的父親節禮物選擇啊!
1. 行山鞋
行山鞋是重要的基本行山裝備,防水、透氣、防滑、舒適的行山鞋能夠避免爸爸在不同難度山徑行走時受傷。現時有多種專業防水物質能夠做到全面防水功能,即使遇上下雨天氣仍能保持鞋籠乾爽。記得幫爸爸買鞋前要先了解爸爸的鞋碼,以及確保大小不合適時可以更換。
預算:HK$500 - HK$1500
2. 行山杖
如果爸爸喜愛桃戰高難度山徑,行山杖會是一流的父親節禮物。現時新款的行山杖可以摺疊收納,而且物料非常輕巧,不需要時可以整支收起放入背包,非常方便。
預算:HK$200 - HK$400
3. 防水風衣
不論春夏秋冬,進行登山活動時都最好帶備風衣,遇上不穩天氣時可以遮風檔雨,又可以保暖防止失溫。一件理想的登山風衣具備防風防水功能,物料要輕巧方便攜帶。如爸爸未有一件功能風衣,不妨考慮選購一件作父親節禮物。
預算:HK$700 - HK$2000
4. 登山背包
安全起見,進行登山活動時最好帶齊基本行山裝備及戶外急救包,一個專業背包可將裝備及個人隨身物品收納好,並能夠緩衝重量,將重量平均分佈在背部及腰部,輔助爸爸在行山時活動更輕鬆自如。
父親節禮物推介:DIY手作禮物
如果父親節禮物的預算有限,你亦可以考慮DIY父親節禮物,價錢較便宜,花一點心思和時間,以手作小禮物向爸爸表達心意。
1. 手作酒杯
坊間有各種陶瓷及玻璃杯製作工作坊,可製作各類酒杯,如清酒杯和紅酒杯等,難度各有不同。參加者可以自行設計酒杯形狀、顏色,或是印上相片、圖案、字句等,完成工作坊後還可以帶走製成品,與家人一同上堂亦可以成為不錯的疫情親子活動。
預算: HK$300-HK$1500
2. DIY皮革
皮革用品,例如皮革卡片套、皮革銀包、皮革散紙包、皮革鎖匙包等都是男士常用的隨身物品。如要DIY皮革製品,可以選擇有導師指導的皮革工作坊課程,或是上網購買皮革DIY材料包,自行手作各式皮革用品。
預算:HK$200 - HK$1200
3. 手作父親節蛋糕
一家人吃父親節蛋糕是不少人的父親節慶祝活動,自製蛋糕可以自由調較甜度及口味,遷就爸爸喜好。如果家中烘焙器具不足,你亦可以選擇到各個自助烘焙坊,提供齊全的烘焙工具,收費多數包括材料費及工具借用費,有食譜提供,亦有專人提供協助,絕對適合烹飪新手。
預算:HK$100- HK$300
想爸爸身體健康,送保健產品最實際!
Blue全港首創^藥劑保險──WeGuard藥劑EASY保幫補你這方面開支!不論是維他命、肝腎保健品、中西養生補品,只要購自全港超過5000間指定銷售商*,都可上載單據網上索償!合資格的索償金額經FPS快至1小時直接轉賬到你的銀行戶口,全程網上追蹤進度,過程簡易快捷#。
帶爸爸遊山玩水,又怕意外受傷?Blue的骨折甩臼專門保障可能幫到你。針對意外造成的骨折或甩臼,透過我們的網上平台索償時,只要提供醫療影像證明診斷就可得到一筆過現金賠償#。
^有關「全港首創」的描述是根據截至2020年10月9日就本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公開發售予個人客戶的其他人壽計劃所作之比較。
*指定銷售商包括所有於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持牌藥商及我們認可的指定商戶。 #產品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踏入9月,中小學踏入開學季。家長們都希望為子女投入新學年作最好準備,尤其對即將升讀小一的子女份外著緊,畢竟小朋友將從幼稚園升上一個較正規的學習環境,不論是學習氣氛、紀律、上課時間、功課數量等,都與幼稚園截然不同。家長如何協助子女適應小一新生活?Blue資訊團隊為各位家長提供《小一開學準備懶人包》,讓你的子女升讀小一開學前,做好心理和生理上準備,投入6年的小學生活。
升小一開學前準備物品清單
1. 升小一準備:書包
從幼稚園升上小學,其中一個大轉變就是科目增多,課本數量也隨之增加。小學生正值成長時期,加上小學課本的重量不容忽視,因此為小朋友選擇一個合適的書包非常重要。
為小一新生選購書包時,你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容量充足
家長購買課本後,可檢視課本的厚度和長闊,為小一新生選購一個可以容納每日所需課本的書包,容量太小有機會令紙張或書本被擠壓而破損或產生皺摺。
護脊設計
小一學生仍處於成長發育階段,書包過重有機會影響脊骨健康,後果可以很嚴重。因此,為小一學童選購書包時,推薦選擇具備護脊設計的書包,例如是附有護脊鋁片、護脊軟墊設計、減壓胸帶等配備,透過分散負重部位來減輕學童脊椎的負擔。
可調式背帶
小學生身高增長速度快,因此選購書包時,應挑選背帶可調較長度的書包,學童長高後,也可透過調較背帶長短配合身高。
2. 升小一準備:校服
升讀小一要為學童準備新校服,大部分小學會於小一新生註冊日當天告知家長校服承辦供應商的名稱,部份小學更會於註冊當天邀請校服供應商即場為新生度身訂造,或是售賣校服現貨,家長可以購買2-3套作為替換。
除了冬季、夏季校服及體育服外,家長亦可以為即將升小一的子女準備以下衣物:
學校指定的襪子款式
大部分學校對學生的襪子款式都有特定的要求,一般以淨色為主,家長亦可因應學校要求(如白色、深藍色、灰色,冬季長襪、夏季短襪等),準備足夠數量作替換。
淨色底衫
不少學校的夏季校服以淺色為主,為免校服染有汗漬,家長最好為小朋友準備底衫,同樣可以準備充足數量作替換。
皮鞋及運動鞋
一般小學要求的皮鞋款式以淨黑色為主,如小朋友有扁平足問題,你也可以考慮為子女選購合適扁平足的皮鞋或配置扁平足鞋墊,協助矯正問題。
至於運動鞋方面,一般學校會要求學童穿著以白色為主的運動鞋。選購時可考慮運動鞋的避震和防滑功能,保護足部之餘,亦能減低意外的風險。
注意學校對學生的儀容要求
除了校服外,部份學校對學生的儀容亦有要求,例如女生需要將頭髮束起,髮飾有指定顏色及款式要求等。這類服飾要求通常會載列於校規之內,家長可先細閱學生手冊內的指引,或是瀏覽學校網頁,也可直接聯絡教職員查詢各種問題。
3. 升小一準備:課本
子女升讀小一時,家長需確保於開學前為子女準備好書單上的課本。學校一般會在迎新日或註冊日邀請書商到校舍售賣課本,如家長未能抽空前往學校買書,亦可根據書單自行購買。
4. 升小一 準備:文具
小一學生需要用到的文具種類不需太多,一般鉛筆、擦膠、間尺等已經足夠應付小學功課需要。家長可以為小一新生多準備少量備用鉛筆,或以自動鉛芯筆代替。 至於小一美術課需要用到的文具,一般也只是木顏色筆,家長可為小一新生準備8至24色的木顏色筆套裝。至於其他顏料及工具,可因應老師及課程要求添置。 為防遺失或與同學的物品調亂,家長亦可預備寫上小朋友名字的標籤貼紙,於個人物品及書本貼上記認。
5. 升小一準備:其他個人物品
食物盒
家長可以為小一新生準備簡單的食物盒,裝上乾糧、零食等於小息時作為茶點充飢。
水壺 / 水樽
水壺是小學生回校上課的必需品。夏天或上體育課時,小朋友水份流失較多,家長可以為子女準備一個容量較大的水壺。
防疫用品
疫情期間,學生的個人衛生尤其重要,除了常備的紙巾及濕紙巾外,家長可為學童準備不含酒精的搓手液,亦可以為子女預備少量後備口罩作替換。
升小學準備:適應小學生活
小朋友升上小一後,需要適應幼稚園與小學生活的變化,例如上課時間、教學模式、功課數量等,對小朋友來說,適應這種短時間內的變化或會是個大挑戰。
部份小學會為小一新生提供暑期適應活動或小一新生銜接課程,好讓學童盡早適應小學的校園環境和上課模式。一些升小一準備課程或工作坊也會為新生提供基本的訓練,例如是針對自我管理的技巧,培養學生善用時間表、收拾書包、自定時間表規劃作息與溫習時間、抄寫家課冊等技巧。
開學前家長該留意學校在疫情期間的相關安排
疫情期間,教育局對小學的授課安排時有變動,而且每間學校的上課時間表亦有不同,家長需緊密留意相關安排和家長通告,包括上課時間的改變、上課模式、網上授課指引、回校上課時的防疫指引或有關人群控制的安排等。
小學的上課時間一般較幼稚園長,學校內的學生人數也較多,家長需時刻提醒子女注意個人衛生和整潔,以及保持防疫意識,慎防交叉感染。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資料來源: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 促進幼稚園與小學的銜接
香港政府一站通 - 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屯馬線二期於2021年6月27日正式開通,換言之全線27個車站,包括屯馬線二期的全新車站:土瓜灣站、宋皇臺站亦已開放。屯馬線全長約56公里,經九龍東貫通新界東及新界西,沿線有多個轉車站,連接輕鐵、荃灣線、觀塘線等重要線道,舒緩九龍城區地面交通擠塞問題。
臨近暑假未有計劃節目?跟著Blue資訊團隊提供的屯馬線好去處推介,沿著全新鐵路發掘食玩打卡新景點!
宋皇臺站好去處
九龍城美食:九龍城泰國菜
宋皇臺站為屯馬線二期的全新車站,位於九龍城區。
說到九龍城,不少人會想起九龍城美食,第一印象就是正宗、價錢相宜的泰國餐廳。九龍城是居港泰國人的聚居之地,除了泰國餐廳以外,街頭巷尾也不難找到各式各樣的泰國特色小店,想購買泰式食品、甜品、香料、雜貨,甚至貨品批發都非常方便。
九龍城美食打卡點:舊建築活化特色Café
九龍城近年成為了特色Café的集中地,由精品咖啡店、日式茶室、寵物友善Café到主題食物咖啡店,在九龍城亦一應俱存。
其中一間受熱捧的九龍城Café,就是位於衙前塱道,由具有近80年歷史舊建築活化而成的咖啡店。Café前身為醫館及中藥蔘茸藥行,門面掛著一塊中式牌匾以及舊式鐵閘,店內裝潢亦保留了中藥行特有的百子櫃、醫師執照及受贈的題字等,與活化後的輕工業裝潢相合相融,配以輕食及咖啡,緊扣餐牌上中西合壁的主題,成為近年受歡迎的九龍城美食及打卡熱點。
九龍城好去處: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城除了著名的宋皇臺公園之外,在九龍城鬧市中其實還有其他具有歷史價值的景點開放予公眾參觀。九龍寨城公園內的衙門為九龍寨城僅存的古建築物,建於1847年,當年曾用作為窮人院、收容所、老人中心、診所等,而另一遺跡南門遺址原為防禦城牆,曾於日治期間被日軍拆毀,只剩殘存的牆基,如今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如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區內亦有不少團體不定時開辦的導賞團,部份更為該區街坊自發組織,帶你深入體驗九龍城。
土瓜灣站好去處
屯馬線未落成前,許多人對土瓜灣舊區認識不多,屯馬線通車後交通更為便利,可以藉此探索一下土瓜灣這個舊城。
土瓜灣好去處:由地區導賞團帶領舊區遊
在土瓜灣舊樓林立的街道中,最適合來一次文化深度遊,感受舊城情懷。有地區組織為致力推廣及引起公眾關注土瓜灣舊區重建和發展情況,特意開辦一系列土瓜灣導賞團,環繞「悼想」、「重建」等議題,帶大家深入大街小巷,特別是即將重建的十三街及環字八街等,細說舊城變遷的足跡以及當區小數族裔的生活,讓你更了解舊區重建對不同持份者帶來的挑戰及影響。
土瓜灣好去處:牛棚藝術村
土瓜灣牛棚藝術村由紅磚建成、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難以想象前身是一個具百年歷史的屠場。經活化改建後,現時為多個本地藝術家的工作室及創作園地,藝術村內同時保留了水井、豬欄、棚牆遺跡等,任遊觀賞。歷史探究、藝術漫遊以外,這座具殖民時代色彩的紅磚建築群是土瓜灣一大打卡特色。藝術村免費開放,不少藝術品隨處可見,假日帶小朋友參觀,感受一下藝術氣息也是不錯的親子遊行程。
土瓜灣美食:大牌檔風味小炒
土瓜灣美食分佈雖然不如九龍城集中,但只要肯花心思發掘,亦不難找到地區馳名的餐廳,例如以港式大排檔風味為主題的餐廳,其口碑甚佳,鑊氣小炒令不少人願意特地而來、甚至排長龍一嘗港式小菜。
土瓜灣美食:甜品及地道小食
佐敦老字號中式糖水鋪近年在土瓜灣開設姊妹店,其於廟街的總店經常大排長龍,屯馬線通車後區內交通更為便利,有助分散人流,食客又可以有多個選擇。
另外土瓜灣內亦有多間馳名區內的人氣小食店,以韭菜餅、漢堡最為當區居民熟悉。由於小店式經營資源有限,食材售罄有可能提早關門,大家想吃的話就要趁早。
啟德站好去處
啟德站好去處:啟德郵輪碼頭
啟德站為屯馬線一期落成的車站,而啟德郵輪碼頭可說是啟德站的大型地標,啟德郵輪碼頭公園也是香港其中一個新興野餐熱點。
啟德郵輪碼頭公園(又稱啟德碼頭公園)佔地約23,000平方公呎,設有草坪、水景花園、噴泉廣場,以及洗手間、餐廳、停車場等配套,適合一家大小前來遊玩。
而位於啟德郵輪碼頭附近海旁的啟德跑道公園更是個寵物共享公園,大家可以攜同寵物,於草地上一邊野餐,一邊欣賞海岸景觀。而小朋友和寵物就可以在大片草地上奔跑放電,非常適合親子活動。須注意寵物共享區只局限於海旁的啟德跑道公園,而位於頂層平台的啟德郵輪碼頭公園只限市民進場,寵物止步。
屯門站好去處
屯門站原屬西鐵線尾站,接駁屯門區輕鐵網絡,大家可轉乘輕鐵遊覽更多屯門隱世地方。
屯門影相打卡點:電影取景地—海濱長廊
受到本土電影熱潮影響,屯門碼頭海濱長廊再度成為影相打卡聖地。於屯門西鐵站轉乘輕鐵507線,大約10多分鐘車程即可到達電影取景地—屯門碼頭海濱長廊,不少人都仿效電影海報在橋末的白色燈塔下打卡,重現經典劇照。
屯門隱世地方:綜藝節目取景地—天台運動場
除了電影取景地造就屯門區的打卡熱點外,電視綜藝節目取景地同樣受觸目。屯門兆禧運動場原身為商場天台,在2020年7月被改建成以藍、白、橙色為主題的共享運動場,佔地約4萬呎,綜合籃球場、緩步跑徑、平衡車賽道等用途,滿足不同人士的運動需要。
天水圍好去處
要數天水圍好去處,很多人定會想起濕地公園,園區劃分成室內及室外景區,保護區佔地60公頃,以觀賞及互動方式提倡濕地保育。而保護區以外的訪客中心亦設有動植物展館、季節性的主題展覽,適合一家大細參觀,讓小朋友從有趣的導賞裝置對生態環境加深了解。
元朗好去處
元朗好去處眾多,即使不是區內居民,隨心亦能舉出數個元朗景點,例如南生圍、流浮山下白泥、太陽花海等,部份戶外景點隨著季節改變更有不同吸引之處。
例如不同有機農莊的農產物會隨季節變換,12月至4月冬季至春季期間為士多啤梨當造季節、遊客可到園內體驗採摘士多啤梨。
而約5月至6月期間,夏季矚目的打卡熱點就是太陽花海,每年夏天都有大量向日葵盛開,高峰期更有近三星期的花海盛放期,記得把握好盛開的日子到訪農莊。
來到秋季的元朗好去處及活動,無疑是到大棠賞紅葉,出發前記得留意漁護署的紅葉指數,「B」級開始屬黃變紅時間,代表即將踏入賞紅葉的好時機。
烏溪沙/ 馬鞍山好去處:單車一日遊
馬鞍山原屬馬鐵線路段,擁有為人熟悉的單車徑,其中大水坑單車公園更有提供單車出租服務,計劃行程時可由大水坑單車公園出發,沿路經過馬鞍山海濱長廊,飽覽吐露港美景,通往馬鞍山區的其他好去處景點。
單車一日遊的終點站為烏溪沙碼頭及旁邊的烏溪沙沙灘,曾被CNN評為「香港欣賞浪漫夕陽的最佳海灘」,你可以預留時間,找個好位置欣賞日落。有時間的話,可以前往另一個石灘渡頭灣村,欣賞載浮載沉的舢舨在日落餘輝下的另一番景致。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資料來源:
港鐵 - 沙田至中環綫 - 屯馬綫 - 主要資料
港鐵屯馬綫官方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九龍寨城公園 - 歷史/背景
躍變龍城 –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啟德郵輪碼頭
香港濕地公園 - 展覽與設施 - 濕地保護區
烏溪沙沙灘 – 維基百科
選擇
主題標籤
日期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