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氣(Hernia),亦稱為疝氣,簡單來說是身體的組織或器官從腹腔突出,而患者需要及時治療或進行手術,以免影響腸道功能。小腸氣的成因是什麼?為何男士的患病風險較高?Blue資訊團隊以下會分享小腸氣症狀、位置和類型,以及小腸氣的檢查與治療過程。
小腸氣是什麼?介紹小腸氣位置和類型
小腸氣是一種結構性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小腸會被腹壁肌肉包圍,但如果腹部肌肉不足,以致腹壁變薄,從而出現缺口,體內的組織或器官(例如大腸、小腸或脂肪組織)會從缺口突出,形成腫塊。由於男性與女性的腹部組織不同,男性的患病風險較高,研究顯示男性和女性患上小腸氣的機率分別是27%及3%[1]。此外,長者的腹壁肌肉缺乏訓練,亦會更容易患上小腸氣。
小腸氣會根據缺口生成的位置不同而分類,常見的小腸氣類型包括腹股溝疝氣、切口疝氣、臍帶疝氣及股疝氣。
- 腹股溝疝氣:腹股溝疝氣是最常見的小腸氣類型,缺口位置在腹部的腹股溝,即大腿根部與腹部的交界
- 切口疝氣:患者進行緊急手術後,如果腹壁組織不能完全癒合,可能會出現切口性疝氣,而肥胖、營養不良、正在接受化療的人士也會更容易患上
- 臍帶疝氣:臍帶疝氣在嬰兒中比較常見,通常在肚臍上突起,令肚臍變形
- 股疝氣:股疝氣是突出於腹股溝外下側的股孔(Femoral canal),比較常見於女性
小腸氣的症狀
小腸氣患者可能會有脹痛、不適或疼痛等症狀。詳細的小腸氣症狀如下:
- 小腸氣位置紅腫,甚至劇痛,尤其是搬運重物或咳嗽時
- 腹部異常突起
- 大腿內側腫脹
- 因長時間站立而感到不適及疼痛
- 站立時因腹腔内的器官受壓而令腫塊變大,躺下時會縮回
腫塊亦有機會影響腸道的血液供應,造成小腸梗塞,嚴重更會導致小腸壞死。

小腸氣成因
小腸氣的成因為腹壁肌力不足或肌肉組織撕裂,導致腹部壓力增加,令腹壁變薄,以致體內其他器官從缺口突出。小腸氣的主要成因如下:
- 先天性成因,如性別、年齡和遺傳因素
- 曾經進行腹腔手術
- 腹部長期受壓(例如經常搬運重物、長期咳嗽或長期便秘)
- 女士產後腹壁有機會變薄
- 運動姿勢不當
小腸氣檢查和治療方法
醫生會透過超聲波、CT掃描、磁力共振影像(MRI)或腹腔鏡來檢查小腸氣檢腫塊的大小,然後再根據患者的症狀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小腸氣的治療方案包括傳統開刀單邊小腸氣手術或腹腔鏡手術。
傳統開刀單邊小腸氣手術在局部麻醉下便可進行,首先在腹部開出一個約5厘米的切口,再用人工網膜貼在受損腹壁的內側來修補腹壁缺口,以減少腹壁的壓力。而腹腔鏡手術一般需要在全身或半身麻醉下進行,只需在腹部開出兩或三個0.5至1厘米的小切口,以人工網膜來修補缺口,再用生物膠水或可溶性釘槍固定人工網膜的位置即可。
接受腹腔鏡手術雖然需時較長,但患者恢復期較短,術後有慢性疼痛的機率亦較低,建議患者先考慮全身或半身麻醉的風險,衡量好兩種手術的效果後,再決定哪一種手術較適合自己。
Blue全新危疾保障計劃 WeCare 109%回贈危疾保
以上了解過小腸氣症狀、成因、位置,以及檢查及治療小腸氣的方法。小腸氣的嚴重程度視乎腫塊的大小和小腸氣的種類而定,但不論是哪一種小腸氣,都要向專業人士求醫,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透過腸胃鏡檢查,亦可以幫助發現腸胃道內潛在的瘜肉,並及時切除,避免形成惡性腫瘤,引發大腸癌或胃癌。
為應付癌症的醫療支出,Blue「WeCare危疾保障計劃1」和「WeCare 109%回贈危疾保」能讓你未雨綢繆,保障自己和家人,萬一不幸患上危疾,Blue可以幫你減輕醫療開支。
| WeCare系列 | 危疾保障計劃1 | 109%回贈危疾保 |
| 產品特點 | – 涵蓋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3大危疾 – 保障額為HK$10萬至HK$250萬,更為子女提供免費危疾保障 | -涵蓋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等38種常見危疾- 計劃期內未曾索償可獲109%保費回贈 |
| 了解更多 | 了解更多 |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免責聲明﹕ 產品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上述產品及資訊由Blue Insurance Limited(「Blue」)提供。 上述產品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參考資料: 中文大學醫院 – 腹股溝疝氣 中文大學醫院 – 切口性疝氣 中文大學醫院 – 兒童疝氣 中文大學醫院 – 股疝 內視鏡疝氣手術 – 傳統疝氣手術與內視鏡疝氣手術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