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摸到乳房疑似有硬塊微微隆起?乳房不時分泌異物?以上都是乳癌的常見症狀,令人懷疑自己是否患了乳癌。其實,乳癌亦可以是毫無預兆地出現。與其擔心自己患有乳癌,不如盡早了解乳癌的成因及乳癌的電療及化療費用,做足預防措施,即使不幸發現也可及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免得錯失治療良機。
乳房硬塊便是乳癌?
不少人都以為乳房有硬塊便等於患上乳癌。實際上,乳房硬塊雖是乳癌症狀之一,但有硬塊未必等於患了乳癌。當女性經期前,荷爾蒙會使乳房裡的液體積聚,因此摸起來可能會有些硬塊的感覺;另外女性懷孕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一般在數天後會漸漸消失。
女性除了經期來臨及懷孕時會出現乳房有硬塊的情況外,患有脂肪瘤、皮下囊腫、纖維囊腫、纖維腺瘤、葉狀瘤等良性腫瘤,亦會使乳房附近出現有硬塊的感覺。一旦腫瘤轉為惡性便會變成乳癌,因此如果乳房持續有硬塊,建議大家盡快尋求醫生協助。
乳癌是怎樣形成的?了解乳癌的成因
為大家介紹乳癌成因前,需先了解乳房的結構。一般女性的乳房是由脂肪組織包裹著多塊乳葉,每塊乳葉都由乳腺管連接著乳腺。
最常見的乳癌出現於乳腺管及乳腺小葉內壁,一旦這兩個部位的細胞出現不正常的分裂及細胞繁殖,便有機會形成腫瘤。腫瘤分為良性及惡性,若為惡性,便屬於乳癌。由於乳房的組織連接著其他身體部位,例如淋巴管、淋巴結等,如果不及時處理和正視問題,癌細胞就有機會轉移至其他部位。
乳癌有什麼症狀?
了解乳癌的成因後,接下來便為大家介紹乳癌會出現那些症狀。於乳癌初期階段,患者的乳房會有硬塊、皮膚凹陷、皮膚組織變厚,以及乳房大小和形狀有改變等症狀。此外,乳頭和乳暈都會出現凹陷、形狀變化、硬塊及異常分泌物等症狀。
不過由於女性處於經期、懷孕及餵哺嬰兒時也會有如乳房柔軟度和形狀出現變化的徵狀,故此女性要懂得分辨,才可以於身體感到任何不適時立即求醫,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有什麼因素導致患上乳癌?
每位女性患上乳癌的原因各有不同,根據過往乳癌案例,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因素:
家族及個人病史
如果家族病史中有直系親屬(如媽媽、姊妹等)於 50 歲前患上乳癌,由於遺傳因素,基因有較高潛在風險發生突變,因而患上乳癌。另外,若家族病史裡沒有人罹患乳癌,但自己曾經患上良性乳房疾病(例如非典型乳腺增生)、子宮內膜癌,亦有較大可能誘發乳癌。
經期
若女性過早初經(12 歲之前)或是過遲停經(約 55 歲之後),身體會累積過量的雌激素荷爾蒙,增加患上乳癌的機率。
肥胖
脂肪會使身體製造雌性荷爾蒙,因此肥胖人士會有較高的機會罹患乳癌。
個人習慣
如果有進食加工食物、吸煙、酗酒及大量攝取動物脂肪等不良習慣,亦會提升罹患乳癌的機率。
本地乳癌新症數字呈上升趨勢
根據醫管局轄下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HKCaR)的統計數據,2020 年香港新增 4,988 宗乳癌新症,相比起 2010 年的 3,025 宗新有顯著上升,增幅近6成5[1]。雖然情況使人擔憂,不過若女性平時有定期做身體檢查的習慣,當感受到身體不適又會向醫生求助,便可有效監測病情,即使患上乳癌也能及時接受治療,減低惡化機會。假若女性不幸患上乳癌,又有什麼治療方法?
常見的乳癌治療方法
現今醫學發達,醫生可以依據病患的病情給予適當治的療方案。目前治療乳癌的方案包括:外科手術、電療、化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
外科手術
若情況許可,醫生將切除帶有癌細胞的乳房部分,以防癌細胞擴散至其他身體部位。如有需要,醫生會安排乳房重建手術,以義乳或皮瓣移植的方式代替被切除的乳房。
電療
電療是現時治療癌症的常用方案之一,亦即是透過高能量射線把癌細胞殺死。
化療
化療是另一常見的癌症治療方案,醫生透過藥物控制病情,並逐漸將癌細胞殺死。化療藥物在消滅癌細胞期間,同時有機會消滅正常細胞,以致身體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疲勞、脫髮等。[2]
標靶治療
部分化療藥物會使病患身體出現不同的副作用,標靶藥物則是針對特定癌細胞的生長基因而研發,阻止癌細胞生長及修復,令癌細胞慢慢死亡,以減輕傳統化療藥物對身體帶來的副作用。
荷爾蒙治療
荷爾蒙失衡是乳癌的成因之一,為了控制身體荷爾蒙,醫生或會切除患者的卵巢,以防身體有過多的女性荷爾蒙和黃體素,從而避免刺激癌細胞增生。
乳癌治療費用
眾所周知癌症治療的費用不低,費用的多少取決於病患的治療次數及治療項目。根據各大醫院的收費價目,乳癌電療費用約HK$3至HK$10萬,乳癌化療費用則約HK$4至HK$10萬不等,連同其他入院、手術、檢查、藥費、住院及診費,動輒便要幾十萬元,甚至有機會過百萬元,令患者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
乳癌治療費用不菲,我們雖然無法控制何時發病,但大家可做的是未雨綢繆為自己及早作出保障。找一間保費合理、高保額而且保障範圍全面的保險公司投保,即使不幸確診乳癌,病人亦無須為乳癌電療及化療費用過於擔心。
如你擔心未來患上乳癌,現階段又可以做什麼?Blue 危疾保險計劃涵蓋癌症,為你的健康做足萬全的保障。投保後若確診乳癌等危疾,我們將提供一筆保障金額,助你應付醫療開支或給予家人作經濟支持。以下為針對乳癌防範的推介產品:
| WeCare 全面癌 症保 | WeCare 原位癌症保 | WeCare 危疾保障 計劃1 | WeCare 109%回贈危疾 保 | |
| 產品特點 | 大部分器官及階 段的癌症皆受保 無需驗身及健康 證明,只要回答 簡單健康問題即 可投保 保證續保及可更 改保障計劃 | 大部分器官的原位 癌症皆受保,包括 多種香港常見的原 位癌,如子宮頸原 位癌、乳房原位癌 及大腸原位癌等 無需驗身及健康證 明,只要回答簡單 健康問題即可投保 保證續保及更改保 障計劃 | 針對3大主要危疾 涵蓋癌症、心臟病 發作及中風 保障額為HK$10萬 至HK$250萬 為18歲以下子女 提供高達HK$30 萬免費危疾保障 | 保障期內未曾索償可 獲109%保費回贈 涵蓋癌症、心臟病 及中風等38種 常見危疾 額外涵蓋原位癌等4種 特別疾病 失業可申請延遲繳交 保費最多1年 |
以上計劃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以上為大家解答了乳癌與乳房硬塊的關係,並介紹了乳癌成因、化療及電療等乳癌費用。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電郵([email protected])或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參考資料: 1. 癌症基金會 – 化學治療的副作用 2. 醫院管理局 – 2020 年香港癌症統計概覽
免責聲明﹕ 產品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上述產品及資訊由Blue Insurance Limited(「Blue」)提供。 上述產品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