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糖尿聯會統計,目前全港有7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到2030年糖尿病人口將會增至92萬人 [1]。因此,了解糖尿病發病原因及預防方法尤其重要,並從日常生活中做出改變,才可避免或延緩發病機率。Blue健康達人將說明糖尿病初期症狀,幫助你及早判斷及治療糖尿病,降低嚴重併發症風險。
什麼是糖尿病?
人體中的胰臟功能之一是分泌胰島素,以調節體內糖份代謝,當胰島素分泌正常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順利進入肝臟等身體細胞中,進而產生能量,同時令血糖濃度維持在一定範圍。然而,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無法正常發揮胰島素作用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則無法正常代謝而留在血液中,將導致血糖值上升,引發糖尿病。
糖尿病3大類型
糖尿病主要分為一型和二型,亦有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包括妊娠糖尿病。不論類型,所有糖尿病均是因爲葡萄糖無法正常進入細胞,累積在血液中引起。
| 糖尿病 | 說明 |
| 一型糖尿病 | 體內免疫系統攻擊和破壞胰島素細胞,使胰島素無法生產或正常作用,並不是由飲食或生活方式引起。一型糖尿病通常發病於兒童和年輕人,但可在任何年齡發病。 |
| 二型糖尿病 | 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身體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沒有正常反應(胰島素阻抗),通常與體重過重有關,且多出現於成年人,但任何的年齡層人士均可能發病。 |
| 妊娠糖尿病 | 懷孕期間胎盤會分泌荷爾蒙來幫助胎兒成長,而這些荷爾蒙會阻礙胰島素起作用。若身體同時出現胰島素阻抗,胰島素不足以將血液中葡萄糖帶入細胞,就會導致妊娠糖尿病。通常罹患過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日後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
糖尿病初期症狀
糖尿病初期通常是指血糖值高於正常範圍,但尚未達到確診的標準。由於糖尿病症狀初期較不明顯,容易與日常疲勞與老化混淆,因此觀察身體細微變化相當重要,及早識別糖尿病初期症狀,有助於阻止糖尿病進一步發展。
典型的糖尿病初期症狀常以「三多一少」為代表:
- 喝多:經常口渴,需大量喝水
- 吃多:食量增加,但仍常感飢餓
- 尿多:頻繁排尿,尤其在夜間更明顯
- 體重減輕:即使食量正常或增加,體重卻持續下降
除了這些徵兆,若發現自己容易疲勞、傷口難以癒合、視力模糊、皮膚暗沉及乾癢等情況,這些亦可能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表現,建議盡早就醫評估 [2]。
糖尿病常見症狀
糖尿病最常見的症狀同樣是口渴、小便頻繁、疲倦和體重減輕,但亦有可能出現其他糖尿病症狀,若懷疑自己罹患糖尿病,務必儘早進行檢查。
- 經常口渴、口乾
- 頻繁小便,尤其在夜間
- 容易感到疲倦或沒精神
- 體重無故減輕
- 視力模糊
- 傷口癒合速度變慢
- 尿道或皮膚等反覆感染
- 手腳麻痺、刺痛感或感覺異常 [3]
糖尿病原因及高危族群
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反應變差,導致無法有效調節血糖。這些生理變化背後,受到多種生活與遺傳因素影響,以下是糖尿病常見的發病原因與高風險族群,應更留意健康狀況,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體重過重或肥胖
脂肪組織過多特別是內臟脂肪,會干擾胰島素的運作,降低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引發胰島素阻抗,讓血糖難以進入細胞被利用,是二型糖尿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缺乏身體活動
運動不足會使肌肉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降低身體處理葡萄糖的效率,也使多餘的糖分更容易在血液中累積,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血糖異常和糖尿病。
有家族糖尿病病史
若父母或兄弟姊妹直系親屬中有糖尿病患者,會更可能有影響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基因變異,使得本身的胰臟功能較容易失調,較早出現糖尿病症狀,需定期檢測血糖並留意生活習慣。
年齡超過45歲
年齡亦是促使糖尿病發作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會變慢,胰島素敏感度也會下降,使血糖調控能力變差,因此45歲以上族群為糖尿病的高風險對象。
胰臟功能異常或曾患妊娠糖尿病
曾罹患胰臟疾病(如胰臟炎、胰臟手術)或女性於懷孕期間出現妊娠糖尿病者,胰島素分泌功能可能較弱,導致血糖控制困難,進一步增加發病風險 [4]。
糖尿病併發症
若長期血糖水平過高,會損害血管及神經,進而影響身體其他部位,造成短期或長期併發症。最常見的長期併發症是心血管疾病以及視網膜病變,嚴重可能造成失明。而短期(急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酮酸中毒症(DKA),更可能導致死亡,及時診斷並治療糖尿病才能有效預防或延緩併發症。以下為糖尿病常見併發症狀:
- 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 視網膜病變、視力模糊、失明
- 腎功能衰退
- 手腳麻痺、刺痛或感覺遲鈍
- 足部傷口不易癒合,嚴重可能須截肢
- 牙齦發炎、牙齒鬆動
- 男性勃起困難,女性陰道感染風險上升
- 抑鬱、焦慮等情緒困擾 [5]
如何診斷糖尿病?一型、二型糖尿病診斷方法
若擔心自己罹患糖尿病,或已出現糖尿病初期症狀,可以接受血液檢查,測量血糖及糖化血紅素(HbA1c)。一般醫生會要求在禁食8至12小時後檢測(空腹測試)或用餐後檢測。若血糖值高於以下標準,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 空腹檢測 7.0 mmol/L
- 餐後2小時檢測 11.1 mmol/L
- 糖化血紅素達 6.5% 以上 [6]
延伸閱讀:飯後血糖正常值是多少?正常血糖指數及降血糖最快的方法
如何診斷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診斷方法
為了檢測孕婦是否罹患妊娠糖尿病,醫生會要求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OGTT)。檢測時孕婦需要先抽血確認空腹血糖值,並在喝下葡萄糖溶液後2小時後抽血。若血糖值高於以下標準,即可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 空腹 5.1 mmol/L
- 服葡萄糖後2小時8.5 mmol/L [7]
如何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治療方法因人而異,取決於糖尿病類型與體質,但目標都是控制血糖水平。對於出現糖尿病初期症狀的患者而言,透過運動和健康飲食有機會改善胰島素作用,恢復正常血糖水平,降低病情惡化風險。而已確診的患者需透過以下方式治療糖尿病:
服用藥物
多數患者會透過口服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二型糖尿病,這些藥物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作用,或減慢肝臟釋放葡萄糖到血液的速度。最常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是二甲雙胍(Metformin),它能有效降低血糖,且副作用較少。其他藥物還包括磺醯脲類、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等。醫生會根據個別狀況選擇合適藥物組合 [8]。
注射胰島素
由於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藉由注射胰島素來治療。不過,若口服藥物效果不足,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亦需要接受注射胰島素治療。胰島素種類包括快速作用型、中效型和長效型,可透過胰島素筆、針筒或胰島素泵來注射 [8]。
規劃營養飲食
飲食規劃對糖尿病治療極為重要。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幫助維持血糖穩定、控制體重及改善整體健康狀況,亦使糖尿病治療效果更好。建議選擇:
- 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如菠菜、蘋果、胡蘿蔔)
- 優質蛋白質來源(如豆類、雞肉、魚類)
- 全穀類食物(如糙米、燕麥)
- 低飽和脂肪、低糖分的食物 [9]
減重手術(代謝手術)
對於患有二型糖尿病且肥胖指數(BMI)過高的患者來說,像是置入胃水球這樣的減重手術可能是非常有效的糖尿病治療方法。這類手術可以改變腸道荷爾蒙的作用方法,使胰島素作用發揮地更好,進而控制血糖。研究顯示,有30%的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糖尿病病情緩解,甚至不再需要使用降血糖藥物 [10]。
糖尿病預防方法
改變生活型態是預防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針對二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如家族病史、肥胖者)應特別注意調整日常習慣。以下是實用的糖尿病預防方法,幫助你從生活中降低風險。
均衡飲食,避免高糖份食品
飲食管理是糖尿病預防方法的關鍵之一。選擇低糖、低油、高纖維的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飲食中盡量減少含糖飲品、甜品與精緻澱粉,多攝取蔬果、全穀類、豆類和健康蛋白質來源,讓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
規律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11],例如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控制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方式之一。
控制體重
過重或肥胖是二型糖尿病的重要風險因素。配合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有助於長期控制體重,是最有效的糖尿病預防方法之一。
充足休息與減壓
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會影響血糖穩定與荷爾蒙平衡。維持良好的作息、足夠睡眠與情緒管理,對於糖尿病的預防與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
提早認識糖尿病 掌握預防及治療時機
了解糖尿病發病原因及初期症狀,有助於及早發現異常、主動就醫,及時進行糖尿病治療。同時,掌握正確的糖尿病預防方法,也能有效延緩糖尿病,降低長期健康風險。
由於糖尿病屬於需長期追蹤與治療的慢性疾病,醫療支出往往成為患者的一大壓力。為了減輕你的經濟負擔,Blue的WeMedi 門診保提供全年無限次門診保障,並可用優惠價睇8大門診服務,包括內分泌及糖尿病科,最高承保年齡達85歲。無論是進行糖尿病前期檢測,還是接受正式治療,都能獲得保障,讓你安心管理病情、穩定控糖。

* 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於每日可應診1次。折扣優惠會因應個別網絡醫生及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而有不同。產品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參考資料
1. 香港糖尿聯會 – 認識糖尿病 2. 重光醫院 – 糖尿病前兆可逆轉!4大初期症狀,從皮膚到腳自我檢測 3. Diabetes UK – Diabetes Signs and Symptoms 4. CDC – Diabetes Risk Factors 5. Diabetes UK –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6. Health Bureau – 成年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之基層醫療護理 7. 卓越醫務中心 – 妊娠糖尿病是什麼?了解其原因、症狀、影響及孕婦正常血糖指數 8. Diabetes UK – Diabetes Tablets and Medication 9. Diabetes UK – Healthy Eating 10. Diabetes UK – Weight Loss Surgery For Type 2 Diabetes 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Diabetes
以上資料由Blue健康達人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上產品及優惠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文件及網頁。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閣下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