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突然隆起了一塊,摸上去軟腍腍的,大家可能會擔心它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否是惡性腫瘤。其實這可能是脂肪瘤,Blue健康達人為你詳細介紹脂肪瘤的症狀及成因,並列出脂肪瘤消除及治療方法,幫助你全面了解這種皮膚病。
脂肪瘤是什麼?
脂肪瘤(Lipoma)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由脂肪細胞過度增生組成,普遍生長於皮膚下的脂肪層。脂肪瘤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觸摸時可以感到質地柔軟,並且可以在皮膚下輕微移動,不似粉瘤會與皮膚緊密相連。脂肪瘤的生長速度緩慢,直徑多數介乎1至3厘米,但亦有機會生長至10厘米以上。
脂肪瘤可以於單一部位生長(單發性),亦可能同時於身體不同部位出現(多發性),最常見於頸部後方、肩膀、背部、腹部、手臂及大腿等部位。脂肪瘤雖然多數不會造成痛感或痕癢感,但若壓迫到神經或血管或發炎,則有機會出現疼痛。
脂肪瘤的症狀
脂肪瘤的臨床症狀多數非常輕微,在初期甚至完全沒有不適感,主要透過觸摸才能發現。以下為較明顯的脂肪瘤症狀:
- 於皮膚下摸到柔軟、可移動的腫塊,塊狀物圓滑而邊界清晰
- 腫塊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可能在數月甚至數年內都沒有明顯變化
- 除非壓迫到周邊神經或血管,否則一般不會引起疼痛或癢感
- 若脂肪瘤體積較大或生長於關節附近,活動時可能會感到不適
- 多發性脂肪瘤患者,身體多處會同時出現腫塊,有時會影響外觀
- 若脂肪瘤發炎或會有明顯疼痛感
要注意的是,若發現身上的腫塊出現以下任何不正常的變化,應及早求醫,因為這些情況有機會是惡性脂肪肉瘤:
- 腫塊生長速度突然加快
- 腫塊質地由柔軟變為堅硬
- 腫塊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或感覺與底層肌肉固定粘連,無法移動
- 腫塊出現持續性、原因不明的疼痛
- 腫塊上方的皮膚顏色出現變化
脂肪瘤會否構成健康危險?
大部分脂肪瘤屬於良性腫瘤,對健康影響不大,不會轉變為惡性腫瘤。根據臨床統計,由良性脂肪瘤轉變為惡性脂肪肉瘤的機率被認為是極低,甚至低於1%。但在極罕見情況下,外觀與脂肪瘤相似的腫塊可能屬於惡性脂肪肉瘤,這類腫瘤生長迅速,觸感較硬,並可能影響周邊組織。脂肪瘤雖然一般無害,但若體積過大、影響外觀、壓迫神經或血管,或有發炎、疼痛,則會影響日常生活。
了解脂肪瘤的成因
脂肪瘤的確切成因至今未有明確定論,但醫學界普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
脂肪瘤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若家族成員曾患脂肪瘤,個人患病風險亦會增加。特別是多發性脂肪瘤症常具有家族遺傳性,約有5%的成年人會出現多發性脂肪瘤。某些遺傳綜合症,例如家族性多發性脂肪瘤病,也可能使患者一生中容易出現多發性脂肪瘤。
年齡因素
脂肪瘤雖可發生於任何年紀和性別,但多見於40至60歲的成年人;男女均有可能患上,但以男性較多。
創傷或外傷
部分個案發現脂肪瘤在受傷後的部位出現,但這種情況較為罕見,有機會是外傷導致脂肪細胞異常增生,進而形成脂肪瘤,不過背後的生理機制亦未明確。
代謝及內分泌因素
一般人或會以為脂肪瘤成因與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代謝綜合症有關,但醫學上並無直接證據支持,臨床觀察中亦發現瘦削人士同樣有機會患上脂肪瘤。另外,胰島素、生長激素、雌激素等亦可能會促進脂肪細胞增生,形成脂肪瘤。
基因突變因素
患者的脂肪細胞中可能存在某些基因突變,導致脂肪細胞異常增生。這種基因層面的改變可能是脂肪瘤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較容易出現脂肪瘤,而有些人則不會。
脂肪瘤會自然消除嗎?
不會。典型的脂肪瘤屬於良性腫瘤,具有腫瘤的基本特性,即是由身體自身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實質性腫塊。脂肪瘤是由脂肪細胞異常增生所形成的皮下腫塊,一旦形成後便會持續存在,若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脂肪瘤治療,脂肪瘤通常不會自然消除,也不會像一般炎症或感染那樣自行痊癒。
什麼情況需要治療以消除脂肪瘤?
大多數脂肪瘤屬於良性,若無明顯不適或外觀困擾,許多醫生會建議採取臨床觀察的方式處理,即無需作特別的脂肪瘤治療,只需定期觀察即可。但出現以下情況時,便應積極尋求醫生的專業評估,並考慮接受脂肪瘤消除:
- 脂肪瘤直徑大於5厘米或短期內觀察到其生長速度突然加快
- 壓迫神經、血管或其他組織,導致疼痛甚至功能障礙
- 外觀明顯受影響,而患者有美容需要
- 懷疑惡性變化(如硬度增加、邊界開始模糊、持續疼痛)
- 所在位置因經常受到摩擦或外傷,而導致反覆出現發炎、感染或潰爛等情況
脂肪瘤的消除、治療方式
若經醫生評估後,認為有需要或適合進行消除脂肪瘤,一般有以下治療方式:
外科手術切除
這是最常用、最徹底、也是復發率最低的根治性脂肪瘤治療方法。在局部麻醉下,於脂肪瘤位置作小切口,將腫瘤連同包膜完整切除。手術普遍時間短(平均30分鐘)、復發率低而且傷口小,一般毋須住院。
微創手術
以微小的傷口來移除脂肪瘤。醫生會利用內窺鏡或抽脂技術,在患處打開3至5毫米的小切口,再將脂肪瘤移除。相比外科手術,微創手術的優點是傷口更小、疤痕較不明顯,復原期亦更短。
脂肪抽吸術
適合部分表層的脂肪瘤,醫生會用針筒及抽吸管將脂肪瘤抽出,但復發機會可能較高。
局部類固醇注射
類固醇治療可以使脂肪瘤縮小,但難以完全消除腫瘤,而且復發率較高,所以較少考慮採用。
治療後的護理及復發風險
手術後應保持傷口清潔乾爽,避免劇烈運動,並按醫生指示覆診。完整切除脂肪瘤後,一般復發率低,但若屬多發性脂肪瘤或特殊體質,手術後可能仍有機會於其他部位再次生長。
脂肪瘤治療費用
在香港,脂肪瘤切除手術多數可於日間中心進行,費用視乎脂肪瘤大小及手術複雜程度而定,醫生費及手術費HKD$5,000至$20,000,手術室租用費用及麻醉科醫生費另計。若需要全身麻醉,費用會較高。
脂肪瘤能否預防?
目前醫學界認為脂肪瘤的成因不明,因此並無特定的預防方法。不過,部分醫學意見認為維持健康生活習慣,可能對降低脂肪瘤生成的機率有幫助。保持均衡飲食,多攝取蔬果,減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並做適量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或有助減少由代謝及內分泌成因促成的脂肪瘤。另一實在的建議便是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及早發現異常腫塊,診斷是否屬於脂肪瘤。
Blue產品為皮膚問題及惡性腫瘤提供周全保障
以上了解脂肪瘤成因及消除、治療方法後,大家就不用擔心它對健康的威脅,不過若脂肪瘤體積變大、出現疼痛或影響外觀,建議及早諮詢醫生意見,決定應否接受治療。
皮膚病不只有脂肪瘤一種,及早尋求專科醫生檢查及診斷,永遠都是回復健康的最重要一步。Blue「WeMedi門診保」首3年保證續保,可以全年無限次以優惠價使用8大指定網絡門診醫療服務*,如普通科及包括皮膚科及外科的專科門診,幫你解決各種皮膚相關健康問題。若擔心萬一不幸有惡性腫瘤,可以考慮「WeCare危疾保障計劃1」及「WeCare 109%回贈危疾保」,一旦確診癌症即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讓你安心抗病^。

*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於每日可應診1次。折扣優惠會因應個別網絡醫生及每個門診醫療服務類別而有不同。 ^ 保障項目不包括任何惡性黑色素瘤以外的皮膚癌。
聯絡Blue了解更多保險方案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資料來源: Mayo Clinic – Lipoma – Symptoms & causes 手術善其事 – 脂肪瘤會自然消失嗎?脂肪瘤原因、切除方法與費用 越L’excellence – 什麼是脂肪瘤? 精研微創外科中心 – 脂肪瘤會自然消失嗎?|了解形成原因小心患惡性脂肪肉瘤 精研微創外科中心 – 脂肪瘤微創手術可於日間診所進行? | 傳統及微創切除比較 薈縉外科專科中心 – 脂肪瘤非關肥瘦 – 脂肪瘤手術,治療方法 全民健康基金會 – 皮膚及身上腫塊原因多, 哪些情況要注意? 香港專科 – 脂肪瘤需要切除嗎?
免責聲明﹕
上述產品只計劃於香港境內出售,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以上資料由Blue健康達人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任何形式之要約或推薦購買保險產品。Blue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上產品及優惠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文件及網頁。若你有任何醫療相關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對於閣下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